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凤栖梧·王爷的至尊宠溺 > 灼尽寻味(第1页)

灼尽寻味(第1页)

帘幕轻动,一身靛青便袍的云湛步入室内。他五官清俊,眉如远山,目似寒潭,身形修长挺拔,风骨天成,恰如君子如玉。

萧承瑾记得他——那个曾于不羁山血色黄昏里引而不发、恪守君子之礼,却又在乡泽山对自己紧追不舍、逼得他绕山三圈的锦源云都尉。若非郑修霆李代桃僵,自己几乎便要被他生擒。而赫渊,也正是被他所俘。

此刻云湛所见,是独坐书房的萧承瑾,比明堂之上少了几分尊华威仪,矜贵雍容之气却未稍减。一头墨发由那根墨玉簪束成高冠,几缕散发却倔强垂落鬓边。月白常服衬得他面色愈发苍白,唯眼角残留一抹未曾褪尽的薄红。他凤目微扬,直直看来,眼底竟似藏着几分压不住的咬牙切齿,紧抿的薄唇不见半分血色。

云湛心下顿时了然。

他没有回避那道含怒的目光,反而步履从容,径直上前。手中捧着一封无名信函,姿态不卑不亢,依礼向萧承瑾一揖,官话里带着些许南方软糯的尾音:“锦源云湛,谨以礼敬瑞王殿下。”

萧承瑾强作平静,声音里却压不住一丝愠怒:“怎么会不记得你!不过,与当初在乡泽山下追逐时相比,你的衣服倒是换了。”

他目光在信函上停留一瞬,并未立即去接。

云湛神色不变,从容应道:“昔日乡泽山下,外臣有幸得见殿下风仪,亦使殿下得见外臣奋勇之状,正是为了今日,能与殿下开诚布公,共商前路。”

萧承瑾缓缓搁下笔。他料到锦源会借此递话,却未想到来者是云湛。这位曾在战场上对他围追堵截却始终不失风度的君子,令他当时也敬其守礼,未肯伤他。今日近距离相见,对方依旧如初,将周身烽烟尽数隔绝于外。

“瑞王殿下,”云湛声线温润沉稳,将信函再度呈上,“国师命末将转交此信,言乃殿下故人所托。”

身为瑞王,该有的风度不能失。萧承瑾心中亦对云湛的忠敬诚恳存有几分佩服——否则当初也不会按下郑修霆欲射之箭。几乎是一瞬间,他顺势放下了心中芥蒂与怨恨,终是伸手,接过那封轻飘飘却重逾千钧的信。

指尖触及信封的刹那,他仿佛触到了远方挚友一丝残存的气息。

“有劳云都尉。”他抬眼,看向云湛清亮的眸子,声线已恢复亲王独有的深邃威仪。

云湛微微一顿,续道:“国师托付转达:郑将军乃我国贵客,衣食无缺,安危无虞。”他声调略沉,“然,归期几何,非末将所能置喙。”

此言一出,书房内静默片刻。

“他……可好?”终究,萧承瑾还是问出了这句话,声音低沉。

云湛的回应清晰而简洁:“郑将军一切安好,并问君安好。”

萧承瑾不再多问,将信函收入袖中。“回复贵国师,信,本王收到了。他的‘好意’,本王……心领。”

云湛拱手一礼,不再多言,悄然退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萧承瑾独立窗前,望着窗外那片艳烈如血的龙爪花。袖中信笺熨帖着胸膛,传来一丝微弱、却足以燎原的暖意。

赫渊,终于有消息了。

他却不敢,就此打开。

奉砚悄然入内,低声禀报:“王爷,参加大狝礼的一千军士现已到澹台五十里外城郊指定处扎营。”

萧承瑾颔首。望向窗外那片曾经泼天赤色灼灼欲燃的丹妆龙爪,现在秋风中已剩最后的几抹血色,若是细看,便能发现那细长卷曲的花瓣边缘,已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枯与倦意。它们仍在燃烧,但已逼近成灰的时分。正如赫渊,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以决绝的姿态为他绽放,燃尽所有后,便从他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从此花叶,终不得见。

“去,准备一下,我想过去,和将士们一起。”萧承瑾道。

奉砚闻言,并未立即领命,而是担忧地劝谏:“王爷,您的身子……郊外风寒,驿馆已备好一切,何苦……”

萧承瑾望向窗外目光悠远,不知看的是花还是人,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果赫渊在,这时定是迫不及待的冲去与将士们欢聚了,本王为何不能与他们同宿一营?”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大狝礼即将开幕,东奥的体面,不在驿馆的锦榻之上,而在营中的士气之中,本王想在活动前,亲临营地、检查战备、与士卒共同演练,去准备吧。”

“可再过两日是明堂盖印定盟的日子……估计共主也得出席……”奉砚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