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步步登阶 > 第519章 于痛苦中进步(第1页)

第519章 于痛苦中进步(第1页)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

华春苑三个小区改造项目,哪怕我不给王哲做,给别的公司做,那部分多余的钱我还是得不到的,与其如此,我倒不如把利润让给王哲来做。

刚好我公司缺少有建造师资质的人才。

之前我创建公司,是通过苏婉父亲花钱找人临时挂名的,根本不是我的人。

王哲在我答应下来后,立马激动的跟我说他现在去联系人,最迟明天帮我联系到位,接着他便兴冲冲的走了。

在王哲走后。

张君才看着王哲离开的背影对我问了起来:“。。。。。。

我盯着那张泛黄的照片,火光中的黑袍男人像一道撕裂现实的裂缝。他的影子在烈焰中扭曲、延展,最终凝成年轻版周振国的模样??不是复制,而是共生。仿佛两个人共享同一具灵魂,一个行走于明,一个藏身于暗;一个签署文件,另一个点燃灰烬。

窗外晨光渐亮,录音亭的玻璃映出我的脸,疲惫却清醒。我将照片翻转,在背面写下三个字:**回音井**。笔尖顿了顿,又添上一句:“如果火焰能保存记忆,那烧毁的从来不是真相,而是我们相信它已被消灭的错觉。”

手机震动,是林素琴发来的短讯,只有坐标和一行小字:“我在你之前到过那里。别信地面标记。”

我心头一紧。她明明还在医院接受脱敏治疗评估,怎么可能先我去雪山?除非……她的“治疗”本身就是一场伪装,是系统内部分裂的信号。或许从一开始,她就不是被动修复者,而是潜伏的逆向工程师。

我收拾装备:便携共述接收器、抗干扰耳机、微型热成像仪,还有E-7临别时塞给我的一块金属片??上面刻着七道划痕,他说这是“心跳密码”,能在特定频率下激活沉睡节点。我把这枚残片贴在胸口,如同佩戴一枚未命名的勋章。

八小时后,我站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无人区边缘。风如刀割,雪线以下植被稀疏,远处一座孤峰突兀耸立,形似倒扣的钟。根据卫星图与老地质勘探档案交叉比对,这座山内部存在巨大空腔结构,且地磁读数异常波动,符合地下设施特征。而“回音井”的代号,并非比喻,而是字面意义:它是一口深入地壳的记忆共振井,用以收集并放大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波频。

通往入口的路被人为抹去。我在冻土带跋涉两天,靠北斗定位与李岩父亲留下的蛇形疤痕纹路对照图导航。第三日凌晨,终于发现一处伪装成冰裂缝的垂直通道。钢梯锈迹斑斑,向下延伸近百米,尽头是一扇厚重合金门,表面蚀刻着古老符号:**耳**与**口**相叠,中间穿插神经元图案。

门未锁。

我屏息进入,空气干燥冰冷,带有轻微臭氧味。走廊两侧布满监听孔,每隔十米设一台老式录像机,胶带缓慢转动,播放着不同年代的孩子入睡画面。他们闭着眼,嘴唇微动,似乎在梦中复述某段指令。我打开接收器,捕捉到一段低语循环:

>“你说出来也没人听。”

>“你说出来就会被带走。”

>“你说出来就不配被爱。”

这不是催眠,是预埋。

深入三百米后,空间豁然开阔。中央矗立一座环形大厅,天花板悬挂数百个透明容器,每个里面漂浮着一颗大脑组织,连接着细密导线,汇入中央控制台。屏幕上滚动显示实时数据流:情绪峰值、记忆活跃区、语言抑制率……这一切仍在运行。

而在主控台前,坐着一个人。

她背对我,穿着褪色白大褂,银灰色长发束起,手指在键盘上轻敲,动作熟悉得令人心颤。

“林素琴?”我声音沙哑。

她停下操作,缓缓转身。脸色苍白如纸,右眼瞳孔收缩异常,显然是长期使用高阶神经接口的后遗症。但她笑了,那种带着痛楚却又释然的笑容。

“你来了。”她说,“比我预计晚了四十三分钟。”

“为什么是你?”我问,“你是研究员?还是……实验体?”

她站起身,走向最近的一个容器,指尖轻触玻璃。“都不是。”她说,“我是第一个自愿切断语音中枢的人。为了听见真正的声音,我选择不再说话。”

她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泛黄档案,封面上写着:【ProjectEcho|初始协议签署名单】。名单共七人,为首者正是周振国,第二位赫然是林素琴的名字,签名日期为二十年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