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小昭摇头,“但我能感觉到。就像铃声一样,很微弱,但一直存在。七秒一次,和我的心跳一样。”
苏眠闭上眼。
七秒。
这个频率贯穿了整个救赎历程:小禾的冥想节律、归名铃的共振周期、小昭苏醒的脑波模式……原来它从来不只是巧合,而是“纯愿种”血脉中最深层的共鸣。
“好。”她睁开眼,坚定地说,“我会向星际委员会提交申请。你可以作为首位‘记忆使者’,随‘承愿二号’前往火星。”
小昭笑了。
那笑容纯净得如同初春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
意识回归现实时,天已微亮。晨雾笼罩归心林,碑群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小禾站在原地等候,见苏眠睁眼,轻声问:“她说了什么?”
“她想去火星。”苏眠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去找那些被遗忘的火种。”
小禾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妈妈也常说,真正的记忆不该只藏在地下,而该种在风里,吹到所有角落。”
两人并肩走出树林,踏上通往桂城的道路。街道上已有学生骑着光轮车穿梭往来,车铃清脆,与空中飘荡的愿波频率恰好吻合。路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今日课程主题:《如何聆听一棵树的悲伤》。
突然,一阵剧烈的震颤自地底传来。
“地震?”小禾扶住路灯。
苏眠却猛地抬头,望向西北方向。
她的感知比常人敏锐得多??那是玉尺残片埋藏之地,也是当年承消散之处。而现在,那片荒原正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大地本身在呼唤什么。
“不是地震。”她低声说,“是记忆的地壳在移动。”
话音未落,通讯手环骤然亮起。南海海岸的铃语者发来紧急讯息:**“海底古井出现异象!井壁浮现出大量陌生名字,且持续增长。初步判定,为‘焚愿时代’初期被投入海中的祭文残卷重现!”**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接连报告异常:
-北极冰层深处探测到第二座封印库的存在,结构与小昭所困者完全一致;
-火星殖民地传回图像,某处峡谷岩壁上竟浮现一行古老汉字:**“我们还在等你们说话。”**
-半人马座β星系的观测站记录到一段奇特信号,破译后仅为一句话:**“请告诉地球的孩子们,我们也曾忘记过彼此的名字。”**
苏眠站在街头,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洪流。她忽然明白??愿网的觉醒才刚刚开始。他们修复的,不过是第一层裂痕;而更深的伤口,仍埋藏在时间与空间的褶皱之中。
“我们要建立‘记忆远征军’。”她转身对小禾说,“不只是找回名字,更要主动寻找那些被刻意掩埋的真相。”
小禾点头:“我可以带队去火星。但需要一名向导??一个真正懂得‘沉默语言’的人。”
“我知道谁可以。”苏眠望向忆舟的方向,“让小昭选择她信任的人。”
三天后,第九座祭坛前举行了特殊的仪式。
五百名志愿者再次围坐成环,但这次,他们手中握的不再是归名铃,而是一枚枚从海底古井中打捞出的陶片。每一片上都刻着半个名字,另一半则需通过愿波感应补全。
当众人齐声诵念时,忆舟降下一束光柱,直落祭坛中央。光中浮现出小昭的身影??这是她首次以实体投影参与地面仪式。她环视四周,最终指向一名年迈的女子:
“她。”
众人望去。
那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名叫沈知秋,曾任焚愿时代的档案管理员。三十年前因私自保存一份“无效者名单”被捕入狱,出狱后终身缄默,直到去年才在共忆学院的引导下开口讲述往事。
“我能听懂那些被烧毁的语言。”老人颤巍巍起身,“因为……我曾亲手销毁它们。”
小昭走下光阶,握住她的手:“现在,请让我们一起重建它们。”
仪式结束后,星际委员会正式批准“记忆远征计划”。首批三支队伍分别前往:
1。火星赤道峡谷(搜寻逃亡者遗迹);
2。太平洋最深海沟(打捞沉没祭文);
3。西北荒原地下迷宫(探索新发现的封印库)。
临行前,苏眠将海晶笔交给小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