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世界的猎场当日月战旗飘扬在南亚平原(第3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世界的猎场当日月战旗飘扬在南亚平原(第3页)

争议再度席卷西域。保守派疾呼“机器无心,岂能治国”;进步派则认为算法可破除偏见、提升效率。寺院僧侣担忧信仰被数据解构,工匠协会害怕失业潮来袭。

混忽未急于表态。她下令在全国举办百场“人机对话论坛”,邀请哲学家与程序员同台辩论,农民与机器人共演劳作场景,诗人与AI合作写诗。结果令人意外:一首由老妪口述、AI润色的悼亡诗感动万千读者;一台农业机械准确预测蝗灾,挽救万亩麦田;但也有一名少年因过度依赖智能导师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休学归乡。

最终投票结果:**五成八**支持有限度引入AI辅助决策,前提是必须公开算法逻辑、接受民众审查、且最终决定权归人类议会。

混忽签署法令,成立“智律司”,专管人工智能伦理规范。首任司长竟是迦罗越??那位曾主持抗疫的女医官,如今已是八旬老人。

“你怎么想到选我?”她问。

“因为你一生都在对抗看不见的敌人,”混忽说,“病毒无形,偏见无形,现在,代码也无形。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守住人性的底线。”

又两年,赵承业病倒。他晚年致力于整理《机关院典籍》,将毕生所学编为《技艺与德行》十二卷。临终前,他握着混忽的手,虚弱地说:“我走了以后,别立碑。若有人念起我,就去看看蒸汽驼车有没有更新型号,看看孩子们还会不会搭木鸢。”

他走得很安静,是在一个清晨,窗外正好飘过一只红色风筝。

葬礼简单至极,遵其遗愿,骨灰撒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据说当晚,有牧人看见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坠入沙海深处。

混忽未哭。她在日记中写道:

>“他教会我,技术不是冰冷的齿轮,而是温暖的延伸。他不曾追求永生,却活在每一寸铁轨、每一盏路灯、每一个因医疗进步而多活一天的生命里。这样的存在,比石头更长久。”

此后十年,联邦稳步前行。铁路延伸至波斯湾,海上航线开通至印度洋诸岛。女子飞行员驾驶改良滑翔机完成环西域飞行,被誉为“风之女”。万国学府出版《文明共生论》,被译成四十三种语言,成为全球多国政要必读书目。

而“反噬监察院”也不断自我革新,引入区块链式记录系统,确保每一次调查不可篡改。甚至混忽本人也曾因一笔误批的土地转让案被公众质询,虽经查无贪腐,但她仍公开道歉,并提议设立“领导人问责日”,每年接受一次全民问询。

八十岁生日那天,她站在昆仑广场,面对十万民众,只说了三句话:

“我没有答案。

我只有问题。

请继续问我。”

人群爆发出长久欢呼。

当晚,她独自登上雪山。风很大,雪很密,但她走得稳健。到达山顶时,取出一盏老式油灯,点燃火焰,置于石龛之中。

她望着远方灯火连城,轻声说:“父亲,母亲,帖木儿,伽罗越,赵承业……你们播下的种子,如今已成林。而我,只是守护它们不被风吹灭的那个人。”

黎明将至,东方微明。

她转身下山,身影融入晨雾,如同来时一般悄然。

而在山脚的小屋里,她的孙儿正背诵新学的课文:

“人生而自由平等,尊严不可剥夺。

社会的责任,是让这句话不只是文字。

而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通往真实的一步。”

孩子念完,抬头看向窗外。

第一缕阳光,正照在那盏不灭的灯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