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通神宫太极殿。
午时春日正暖,女帝侧卧在龙椅上,正闭目养神。
杨国忠、杨暄父子二人在下首处被赐座静候。
杨国忠尚还坐的安稳,杨暄只半边屁股落在矮凳上边。
约莫等了一炷香时间,女帝才似回过神来,淡淡开口问道:“杨暄,你此去草原,可顺利否?”
“回圣上的话。”杨暄急急起身,又怕惊扰了女帝,他略压低声音,接着拱手施着礼禀报说:“得陛下天佑,微臣已顺利将武大人、燕王带回。他二人正在殿外候着,陛下您……”
“叫他们等着吧。”女帝语气中有愠怒,但很快又平静道,“杨大人,蛮夷大王是什么态度,你问清楚了吗?”
杨暄思考了一下,才匆忙道:“陛下,微臣并未见到蛮夷大王,是他们的四公主纳兰氏在幽州截住微臣,她说此事由她全权负责。”
“哦?你就没去大都再问问?”女帝说着话,陡然睁开眼睛,目中似有不喜。
杨暄吓得一个激灵,忙跪下道:“请圣上恕罪!那四公主说微臣若去了大都,她就不再跟微臣谈判。臣听闻幽州正在扩军,而蛮夷三皇子不日也会带大军到边境驻扎。臣思量,这定是蛮夷大王的意思,他不想得罪大唐,才故意躲着微臣不见。”
“是吗?”女帝似自言自语说了句。
约莫等了盏茶功夫,女帝方才又笑道:“呵呵,蛮夷果然早有不臣之心。杨暄,你没有给那纳兰氏施压吗?”
“回陛下,纳兰氏说……”
“她说什么?”
杨暄正思量该不该说,被女帝追着问,他只能咬着牙回道:“纳兰氏说,陛下您的意思,就是她父亲的意思。陛下,此是匪公主所言,非微臣僭越啊!”
杨暄生怕女帝动怒,忙又跪了下去。
女帝却一脸平静的摆摆手道:“起来吧。既然蛮夷不想要和平,那朕就如他们所愿,杨国忠!”
“老臣在。”一直坐着矮凳的杨国忠并未起身,只是拱手听宣。
“即日起扩军备战,你们户部务必要备好粮饷。”略吩咐一句,女帝便对杨暄点点头,很是欣赏地道,“不错,你这趟差事办的,朕很满意。”
虽然女帝只是口头表扬了一句,杨暄却已经激动的不成样子,只五体投地的跪地行了几个大礼:“蒙陛下不弃,微臣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天恩!”
“行了。”女帝等杨暄参拜完,才准他起来。
睁眼看向殿外,女帝的声音就有了几分冷冽的杀意:“高力士,去传那两个蠢货进来见朕!”
“传武承嗣,李玉觐见!”
高力士尖锐的嗓音响起。
接着,就是两个垂头丧气,眼神惊慌之人,踉跄进了金殿。
一见女帝龙颜,李玉还好,武承嗣两腿都开始发软,人已噗通跪地,难以行走。
“罪臣武承嗣参见圣上!”武承嗣声音悲切,带着几分恳求。
女帝只冷冷哼了一声。
“臣参见陛下!”燕王李玉随后也跪下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