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尘封古道 > 第五十九章 京郊荒冢(第1页)

第五十九章 京郊荒冢(第1页)

棺材钉在沈七夜掌心发烫。他蹲下身,用钉尖拨弄地上那堆灰白鳞片,每片内侧都刻着极小的数字:光绪三十三年·癸卯七。

"七哥。。。"王二麻子捂着后脑勺的伤口,声音发虚,"这玩意儿咋跟算盘珠子似的?"

沈七夜没答话。他盯着钉子上残留的黑血,血珠正逆着重力往钉尖爬,凝成个箭头形状,直指东北方的柳树岗。

刘三爷的烟袋锅突然"啪"地炸开。焦糊味里飘出缕青烟,在空中组成八卦图案。乾位和坤位不断颠倒,最后定格成黑袍人手腕上的倒卦样式。

"走。"沈七夜拽起王二麻子,"去会会这位'旧人'。"

柳树岗的歪脖子老槐树比想象中更难找。三十年没人祭扫的乱葬岗,坟头早被野草吞没。沈七夜数到第七个土包时,靴底突然踩到块硬物,是半截青石碑,上刻"白明月之墓"。

"怪了。。。"王二麻子用铁锹扒拉坟头土,"这碑文咋是新刻的?"

土里"簌簌"钻出几只蜈蚣,红得发黑的脊背上隐约有字。沈七夜捏住最大那只,虫背上赫然是"沈怀文"三个褪色小楷!

槐树突然"哗啦"作响。树杈上吊着个破包袱,随风晃荡。沈七夜用铁锹够下来,里头裹着件婴孩襁褓,布料已经霉烂,但别在上面的铜钱却崭新发亮,正是沈七夜胎记的形状!

襁褓内侧用血写着:"甲子年戌时三刻,以子代父"。字迹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白明月抱着婴儿站在井边,身后站着个穿清廷官服的男人,背影看着像刘三爷,但右手完好无损。

"七哥!"王二麻子突然压低声音,"树底下有东西!"

槐树根部的土明显被翻动过。挖到三尺深时,铁锹"当"地碰上硬物。是个生锈的铁盒,锁眼形状古怪,像是由七个小孔组成北斗七星。

沈七夜摸出那根棺材钉,试着插进"天枢"位的小孔。"咔嗒"一声,盒盖弹开条缝,腥臭味扑面而来。里头是十二枚铜钱,每枚都被人为磨薄,叠起来正好组成个铜镜。

铜镜对着日光一转,地上突然浮现出十二道影子。其中十一道都是佝偻老者,唯有中央那道格外高大,影子的右手小指缺了一截!

"沈怀山。。。"王二麻子声音发颤,"这老鬼真还魂了?"

影子们突然同时指向东北方。沈七夜顺着方向望去,百米外的荒草丛里露出半截石碑。碑前跪着个穿黑袍的人,正往地上摆什么东西。

两人屏息靠近。黑袍人摆完最后一件物品,突然转头,青铜面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起身时,腰间骨笛撞上石碑,发出"叮"的一声脆响。

沈七夜瞳孔骤缩。碑前整整齐齐摆着十二个小陶俑,每个俑胸口都刻着名字:沈怀仁、沈怀义。。。直到沈怀文。唯独第七个俑被摔碎了,碎片摆成箭头形,指向白明月的坟!

黑袍人离开后,沈七夜检查了石碑。这是口废弃的井,碑文记载:"光绪三十三年,钦天监奉旨封填"。井沿上的绳索磨痕还很新,明显最近有人下去过。

井壁的青砖上刻满符咒。沈七夜用棺材钉刮开苔藓,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正"字刻痕。最新的一道还带着石粉,旁边刻着:"甲子年七月初七,沈白两家债清"。

"七哥!"王二麻子突然拽他衣袖,"井底下有光!"

十丈深的井底,隐约可见微弱反光。沈七夜解下腰带绑在辘轳上,刚要下去,腰带突然"刺啦"裂开,断口处沾着黑色黏液,和假刘三爷鳞片间分泌的一模一样!

日头西斜时,他们在岗子东头找到座破祠堂。匾额上的"沈氏宗祠"四个字被人用刀刮花,门板上钉着七具黄鼠狼干尸,摆成北斗七星状。

供桌上积着层薄灰,唯独正中的灵牌被人动过。沈七夜拿起"沈怀文"的牌子,底部刻着行小字:"逆乱阴阳者,永镇井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