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反了之后还把世家都砍了?】
【黄巢是什么时候生的?】
【黄巢是哪里人?】
伍爱华看到这些弹幕,因为思维还在小说的套路上,忍不住说道:“怎么这些弹幕看着像是要提前弄死黄巢一样?”
弹幕再次安静了一瞬间。
正是这又安静的一瞬间,被网警们捕捉之后,平时也爱看小说的两个网警面面相觑。
网警A:不是吧不是吧?不是真的和小说里写的一样吧?
网警B:别说,给古人直播的题材已经流行了好几年了,如果小说是真的,咱们也算是见证历史了。
网警A:那那个给水军钱引导发言的是……系统?
网警B:说不好,咱们是不是提醒领导一下?他平时好像不看小说……
网警A:咱们领导不看,但是副局平时好像是看的?
网警B:副局爱看的是霸道总裁小娇妻,平时涉猎没咱们两广!
网警A:那……咱们报告一下?可是系统会不会监视咱们啊?
网警B:要是监视,咱们捕捉他行迹这事本来就瞒不住,那句话这么说的,当别人怀疑你XX的时候,你最好真的XX!
两人一合计,就跑去和领导汇报了。
伍爱华这时候还很神经大条地继续说道:“但是弄死黄巢也没有啊?就是没有黄巢,唐末那大环境,农民起义不是很正常?没有黄巢也有红巢蓝巢绿巢黑巢。”
说完伍爱华又挠挠头:“不过也许黄巢提前死了,世家没那么容易全军覆没?但是这也拖不了几年,就五代十国那环境,迟早都要死光。”
“以前的农民起义,起义之后,世家还是世家,就是运气不好的在兵灾当中挂掉,其他人在新朝建立之后,因为能够治理江山的人才短缺,依然会回去当自己官。”伍爱华说着:“可是唐末宋初早就不是以前那种环境了,因为雕版印刷和造纸术的改进,民间也有很多人接触到了知识,没有知识垄断的世家,在这些人面前也没什么竞争力吧?”
“还是我之前说的,智商这玩意儿就不是讲道理的,它的遗传具有不稳定性,就是古代那些出名的科举世家,也是几百个族人里面出几个十几个厉害的,一代最多也就个位数的进士两位数的举人秀才,与其说他们家族有科举的天赋,我更相信是祖宗规矩重视教育,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多。”
“只是教育这玩意儿能够保证下限,它保证不了上限啊!”伍爱华说着:“自从宋朝以来,有几个家族能够三四代以上屹立中枢不倒?别说什么皇帝削弱大臣的权力,人家明朝对英国公可是世代倚重,不过英国公家族走的是忠心纯臣流,靠的可不是才华和能力。”
“这么说吧,现代的家庭堆尽教育资源,能够培养一个有商业认知、有艺术修养、有科学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最差也能保证一个大学学历,毕竟还有国外推荐入学的渠道,”伍爱华说着:“但是只要天赋不够,他们很难靠资源培养出商业奇才、艺术家、科学家。”
“同样,古代大臣堆尽资源,最低也能保证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能书能画,但是不能保证自己孩子能够在和一国的高智商卷王的竞争中考上进士或者成为书画大家,自己努力升官还能保证给孩子一个国子监出身,单靠孩子努力,他能当举人就已经算是智商不错、走了大运了。”
宋朝之后的文官大臣们忽然觉得扎了心。
这不就是自己的现状吗?
但凡有个同僚家中父子三进士、父子双探花什么的,谁不是嫉妒的眼睛发红?
人家怎么就那么好命,有个那么能干的儿子?!
看看自家的儿子,生了五六七八个,结果各个读书难!
当年自己读书的时候,哪里有那么好的环境?但不也二三十岁就中了进士?结果轮到这群臭小子,从小举人老师和进士亲爹辅导,十几岁都考不上秀才,二十多岁能考个举人都已经算是学得好的了!
“不怪古人想要多生儿子,毕竟这种拼概率的事情,不管嫡子庶子,生得够多家里出现人才的概率才更大,只要能出一个学得好的儿子孙子,才算是不用操心后代了。”伍爱华说着:“至于说曾孙辈,那只能留着给儿子孙子操心了。”
古人纷纷点头:可不是嘛!要是家里的臭小子们没一个能干的,真是闭眼蹬腿之前都要操心!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说着:“所以啊,我就不太理解古人为什么不让女人科举做官?”
“别人不这样干,是为了让自己有可供差遣的‘奴隶’,但是皇帝和文臣不这样干,我实在是不理解。”
伍爱华说这句话的时候,古人还高高在上的嘲笑伍爱华:“让女人在朝堂当官?女人能干什么?”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说道:“首先吧,皇帝的思维还赶不上现代的资本家。”
“资本家都知道,不管男人女人,能干的人就是自己的好牛马,看看现在那些企业,有多少是女性领导人?”伍爱华说着:“在种地打仗等需要体力的领域,男人可能具有先天的体力优势,只有个别女性因为身体优势能够和男性相抗衡,但是在智力领域,女性和男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甚至于在古代大环境的规训之下,女性官员比男性官员会更加细心、坐得住、守得住,做一些岗位更有优势。”伍爱华说着:“在这些方面,女性从来都不比男性差,只是少了一个机会。”
“就好比西方女性也能继承王位和皇位,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一世奠定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创造了英国的黄金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创造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巅峰,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威震欧洲、被称为俄罗斯两位大帝之一。”
“所以皇帝和文官们后继无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女儿?”伍爱华是真的不理解:“要知道儿子和女儿中出人才的概率是一样的,有的文官家庭,可能所有儿子都平平无奇,但是女儿确擅长科举读书和官场斗争?你把女儿排除在外,不就让家里失去了一个强有力能多延续两三代的继承人?”
“生那么多孩子就是为了保证继承人的质量,但是却自掘根基减少了孩子出人才的一半概率,文臣们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