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私合营之后,很多单位的领导都是上面直接委任的,什么样的人适合干什么岗位,都由上头开会决定。
像张元林这种能力明显,声名远扬的技术性人才,都不需要大领导如何费心举荐,只要在关键时刻提一句,这事儿基本上就有着落了。
所以张元林对自己拿下轧钢厂是非常有信心的,只是没想到大领导会安排秦淮茹当纺织厂的厂长。
见张元林沉默,大领导的语气缓和下来,笑着说道:
“哎呀,你也别觉得有压力,如果不是觉得你们夫妻俩有这个能力,我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元林啊,俗话说的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而且咱们上次说好的对不对,又不是让你现在就上岗。”
“还有你媳妇秦淮茹,我知道她还怀着孕,所以这事儿肯定是要等孩子生出来,等她恢复好身体再说的。”
“行了,这都是以后的事儿,干嘛这么早提啊,来来来,多吃菜!”
大领导生怕张元林会不同意,就一边打着马虎眼,一边催着张元林吃饭,只要张元林不拒绝就当是默认了。
可实际上张元林心里笑的甭提有多开心了,原本他只想拿下一座轧钢厂的,却没想到又多了个纺织厂,买一送一了这是。
只是张元林没有明着表现出来,他对着大领导礼貌一笑,继续沉默着吃饭,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然而张元林越是如此,大领导就越是小心谨慎,决定提前把事情安排妥当,等时机成熟的时候,直接把张元林夫妇赶鸭子上架!
时间溜的飞快,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秦淮茹顺利诞下一对健康的双胞胎,是两个男婴。
张元林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名字,同样是匹配当前形势。
老四叫做张国兴,老五叫做张国旺。
如此一来,家中四个男孩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国家兴旺,有着很好的寓意。
加上唯一的女儿张清歌有着歌颂祖国的意思,这兄妹五个赢得了不少人的称赞。
就连街道办事处都特地送来一面写着“光荣妈妈”的锦旗,以此来鼓励其他家庭多生多育。
大院里不少家庭都很羡慕,因为张家氛围好,即便有这么多孩子都能和和气气的过日子,也不愁吃穿用度,简直就是和谐幸福的典范。
反观原来大院的刘海中和阎埠贵两位大爷,他们已然成了反面教材,甚至一度成为街道办事处宣传批评的对象。
刘家父母不慈,儿女不孝,老大刘光齐已经多年未归,老二刘光天和老三刘光福也是常年在外流浪,难得回来一趟就是吵架,到最后不欢而散。
阎家则是互相算计,不管老的小的都在各自为营,一个个的都属貔貅,只进不出,谈感情可以陪着演一演,谈钱绝对没门儿,占了便宜的生怕占少了,没占到便宜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都能后悔到大腿拍烂。
期间街道办事处的人过来走访排解过好几次,结果就是白忙活一场,因为谁都不肯低头,直接就成了问题大户。
刘家的问题是父母觉得老二老三没用,老二老三觉得父母偏心,总是无条件袒护大哥,兄弟俩心里不服气,自然不肯好好对待父母。
阎家的矛盾也很简单,贵和三大妈算计了一辈子,连一粒花生米,一根针线都要记账,对孩子也是算盘打的噼啪响,所谓什么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既然父母不肯为孩子们掏钱,做子女的自然也不肯为父母破财。
久而久之,街道办事处的人也不想多管闲事了,毕竟这两家人的态度实在是太差,而且像刘家和阎家这样的家庭不是少数,如果每家都是锲而不舍的去排解,那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最起码要扩充十倍才有可能忙得过来。
考虑到大院里的人喜欢多事儿,张元林直接在医院包了一个月的床位,让秦淮茹好带着孩子安心坐月子。
等娃满月后,张元林大大方方的摆了几桌酒,由傻柱掌厨,请全院吃了一顿,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要钱,只要捧个场,说些吉利的话。
由于混乱的浪潮最紧张的那部分已经过去,张元林又没有收一分钱,那些眼红嫉妒的人就是想搞事也没理由。
因为是面向全院的请客,许家自然也收到了邀请。
可无论是许大茂还是秦京茹,他们二人都没有赴宴的想法。
“不就是多生了俩孩子么,还请全院吃饭,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瑟?”
此时的许大茂很是气愤,羡慕嫉妒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恼火。
作为一个男人,许大茂当然是有延续香火的念想,可他根本支棱不起来,这又如何能怀上孩子?
偏偏秦京茹也想到了这一点,便不由分说的把气撒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