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那年花开1981 > 第五百一十章 你们谁是京城户口(第2页)

第五百一十章 你们谁是京城户口(第2页)

她翻开本子,里面全是虚构的小说片段??一个工匠模样的修士,在火山口修补断裂的灵脉,最终化作石像,成为后人祭拜的“炉神”。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诛仙》。”她抬头看着李野,“但我儿子说,你写的那个世界,好像有我爸的影子。”

李野接过本子,一页页翻看,喉咙像被什么堵住。

他忽然起身,走进书房,取出那份真正的原始手稿复印件??老周拼了八年才整理完整的结局卷。他翻到最后一章空白页,拿起钢笔,写下第一行:

>“谨以此章,献给所有未被命名的守护者。”

然后,他把陈阿姨的笔记本放在最上面,拍了张照,上传至“断章社”官网,并发布公告:

>第八位共笔作者加入。

>她的名字,叫陈桂兰。

>她的故事,不该藏在塑料袋里。

消息发出不到半小时,全网转发破百万。有网友自发发起“寻名行动”,要在东山后山重建纪念碑,刻上三十个编号对应的真实姓名。民政局连夜回应,启动历史档案修复工程。

而“工蚁不退休”的ID又冒泡了:

>老陈头的媳妇终于被人记住了,挺好。

>可还有多少个“老陈头”等着被想起?

>我提议:以后每一章开头,加一行小字??

>“本章部分内容源自真实记忆”。

>让虚构照进现实,也让现实不必隐身。

李野立刻采纳。

当天下午,“断章社”召开首次线上会议。七位初选作者、陈桂兰阿姨、老周、张小凡、纪翔宇,加上李野,十个人挤在一个视频会议室里。有人住深圳城中村,背景是晾满衣服的阳台;有人在西藏支教,信号断断续续;还有位退伍老兵,坐在轮椅上,怀里抱着一本翻烂的《诛仙》实体书。

会议没有议程,只有两个问题:

一、你想让《诛仙》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二、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轮到张小凡时,她平静地说:“我不想让它完美。我想让它真实。就像老周守了八年,不是为了看到神仙飞升,而是想确认:当初那个熬夜码字的年轻人,还好不好?有没有饿着?冷不冷?有没有人陪?”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接着,那位盲人听众开口了,声音温和:“我听得到你们的呼吸。这就够了。如果最后一页是沉默的,我希望那是一种温暖的沉默,像炉火将熄未熄时的样子。”

纪翔宇挠挠头:“我……就想设计一个彩蛋程序。当读者完整读完所有章节后,页面会自动生成一句独一无二的话,来自他们过去的某条评论、某个点赞时间、某次深夜登录记录。告诉他们:你不是旁观者,你是见证人。”

李野听着,眼眶发热。

他忽然明白,这场共笔计划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完成一部小说,而是搭建一座桥??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体与群体,遗忘与铭记。

会议结束前,他做了决定:

>从第八章起,每章分为三部分:

>一、“主章”??由共笔团队集体创作,经投票定稿;

>二、“侧影”??单独讲述一位普通人的故事,无论是否与主线相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