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程娟和闫文静来说,读大学的机会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了。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专业练舞蹈的,文化课功课没那么好,这练的是童子功,六七岁上开始练习,到是十三四、十四五正式选拔,进入舞蹈团。
十三四岁初中都未必能毕业,就开始工作了。
这个文化基础在这里放着呢,高考恢复之后要跟积攒了十年的人才一起考,可能考上吗?
自身条件本身就限制了!
第二,刚开始恢复高考的时候,艺术类院校很少,尤其是舞蹈类。
在这十年里面,好些艺术类院校都停办了,只有一个五七艺校属于这个时期的艺术类院校。但是随着这场运动的结束,这个艺校也就停办了。而恢复高考之后招生的艺校就那么三五个,美院、音乐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戏曲学院。
要么桐桐为什么要选择美院,学设计呢?因为针对芭蕾舞,几乎没有哪个学校招生。就算是舞蹈有招生,年龄也是一关!都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根本就不在人家的招生范围内。
这种情况下,他们考什么?
虽然现在推荐去,上的还是五|七艺校。但这个学校在大运动开始之后,是合并了美院、音乐学院、戏剧学院、戏曲学院而建校的。七七年,解散了,合并进去的各个院校重新恢复独立办学,独立招生。
他们工农兵大学生会很尴尬,但是学校会妥善安置和分配这些学生,叫他们都顺利毕业。
虽然说学历的含金量不能与考上的比,但在考核、晋升等考察考核中,学历代表的意义又是等同的!换言之,它有用,且好用!价值很高。
失去了推荐的机会,这一生都将与大学无缘了。
当然了,谁也没有前后眼,对现在来说,那玩意对人是没有加持的作用的!工作做的好好的,已经结婚了,为了没啥用处的东西,闹到要离婚的程度,对吗?
而桐桐又怎么敢跟人说:这玩意以后有大用,不应该舍弃!
说实话,但凡能知道以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包括老刘在内,都不会真的叫程娟放弃这次机会的。
就像是程娟闹的时候闹的厉害,闹过了,家里一致反对,她也能想通:“我就是不知道跳不成舞我能去干啥,老刘正在活动,想给我调动工作。”
“去哪?”
“文化组。”
桐桐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去向,主管的是文化演出的审批和审核。
就像是剧院里,什么时间段给哪个团演出什么,ຊﻭ其实都归人家管。排练出来的节目,得人家派人先看,就是审核。内容上要是不过关,那不行,必须得改。
其实是往上级部门调动了!
文化类就是这样的,审核单位还不是个好单位么?这可太好了呀。在未来,娱乐产业兴起的时候,这个单位有多吃香。
桐桐觉得自己对程娟的同情和不认同纯属有病,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断了青云路。可对于程娟来说,老刘给的方向可能更好。就算是自己将来考上大学了,毕业之后回到团里,当起了领导,不还一样处处得报审么?
会比人家的工作方向更好么?
至于说学历……将来读个电大就可以了!这玩意的含金量也真的不高,但还是那句话,够用!
回头桐桐就给四爷说:“我还说这家里咋回事呢,非顺着女婿走。”
四爷白了桐桐一眼,把报纸抖的发出不小的响声:“操些闲心!”人家两口子过日子,只要是想把日子往好的过的,哪能不为对方考虑?
可不是嘛!团里票数排第三一个男演员,没几天就摔断了腿。
这个人想着,闫文静下去了,该轮到第三了。于是,便找了沈安娜。沈安娜到现在了,在农场干最累的活,大龄未婚,反观闫文静,嫁给李援军,当年结婚的时候闹过,但是婚后真的过起了日子,又过的很好。
丈夫、儿子、富足的生活。
咱就说,现在这年月,闫文静的日子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虽然说李援军身上不少臭毛病,比如兄弟多,外面的事多,家务事几乎不管。早上出门,不到睡觉时间绝不回家。三朋四友、狐朋狗友,那真的是多到应付不了。
但是,这种男人有一个好处,绝不能叫媳妇娃受罪。闫文静穿的是当下最时髦的,差不多天天能见
煕緋
点荤腥,在奶粉紧俏的时候,人家的孩子除了母乳还有奶粉,身上的衣服全是新的,尿布全是买了新秋衣裁出来给孩子用的。
闫文静说想上学,没问题,提供物质,拿这个开道,争取推荐票。
这么一煽动,沈安娜心里的不平衡更不平衡了,于是,出面投诉。
这对闫文静的影响就是没法上大学了,其他影响倒是没有。她是做领队教练的,写个检讨,给她个处分,三年不晋升。她本来三年内就无法晋升。
对于李援军来说,主动递交了情况说明,他给大家争取来那么些福利,那自家单位处理能有多严格?单位内部有学习班,晚上在活动室学习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