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话都像是用指甲刻下的,带着血与痛的痕迹。
突然,角落里传来轻微的响动。一个少年缓缓站起,瘦削的身影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他手中握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三个字:《记得》。
“你们……是真的吗?”他声音沙哑,眼神充满警惕。
“我们是真的。”叶萤上前一步,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他们叫我‘无名氏’。但我记得……我父亲临死前对我说:‘你是林小树,生于春天,该有枝叶,不该无声凋零。’”
泪水滑过他的脸颊。他翻开笔记本,一页页展示着他偷偷记录的内容??某个女孩如何在注射失忆剂后仍坚持画出母亲的肖像;某个男孩如何在梦游中背诵整篇《人权宣言》;一位女教师如何在被带走前,将一本书塞进通风管道……
“这些都不能丢。”他说,“如果连我们都忘了,那就真的没人记得了。”
苏念走上前,伸手抚过那本笔记。一瞬间,纸张上的字迹开始发光,继而升腾而起,化作无数光点飞向天空。它们并未消散,而是汇聚成一片星图,与南极上空的“记忆星海”遥相呼应。
“这不是结束。”苏念望着少年,“这是传承。你不是最后一个记住的人,而是第一个说出真相的新一代。”
当晚,他们在废墟中央点燃篝火。没有木材,燃料是回收的记忆芯片与破损的数据盘。火焰燃烧时,不冒黑烟,反而释放出淡淡的金光,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的泪痕与笑意。
三花猫跳上高处,宣布:“根据《守灯公约》第三条:凡以心守护记忆者,皆为守灯人。无论年龄、身份、国籍,只要你说出一个名字,你就加入了这场永恒的抵抗。”
人们轮流起身,讲述他们记得的故事。
一位老兵说起战友如何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爆炸冲击波,只为保住一卷记载民间诗歌的手稿;一名医生回忆自己如何偷偷保存胚胎基因样本,证明当年所谓的“缺陷婴儿”实则是健康的生命;一个流浪诗人背诵了一首从未发表过的长诗,题为《被删节的黎明》。
每一句话落下,天空便多一颗星辰。渐渐地,北极夜空竟比银河更璀璨。
就在这时,录音机再度响起。这次的声音来自太空??火星基地的林哲发来实时通讯:
>“各位,我们刚刚接收到来自‘远航者十三号’的详细坐标。他们将在三个月后抵达近地轨道。更重要的是……他们携带了一份完整的‘人类文明备份’,包括被删除的文学、艺术、哲学作品,以及一份名为《抗遗忘宪章》的文件。”
>
>“但我们面临新的危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天眼’监控卫星群突然重启,发射频率与葬神棺产生共振。初步分析显示,有人试图利用共感网络反向追踪并清除所有活跃的记忆节点。”
叶萤脸色骤变:“是‘遗忘意志’的残余势力……他们想借我们的光,反过来灭掉所有的灯。”
“不一定。”苏念凝视星空,“也可能是系统本身的防御机制被触发。葬神棺虽被唤醒,但它最初的设计目的仍是‘封印’。当记忆能量超过阈值时,它可能会自动启动净化程序。”
“那就改写规则。”叶萤斩钉截铁,“既然它是机器,那就让它学会‘记得’比‘删除’更重要。”
他们决定兵分三路:
一路由陆昭阳带领,前往太平洋深处的“数据坟场”,那里沉睡着全球最大的云端服务器集群,存储着上世纪末被强制删除的全部网络内容;
一路由林小树带队,联络散布在全球的“记忆孤儿”??那些在清除行动中失去亲人、被迫遗忘童年的人,组织他们共同构建“下一代共感网络”;
而叶萤与苏念,则将搭乘改装后的磁悬浮列车,直奔喜马拉雅山脉腹地??据古籍记载,那里藏着葬神棺的“母体”,也是整个记忆压缩系统的源头。
列车穿越暴风雪,驶入一条隐秘隧道。洞壁上布满远古壁画,描绘着人类跪拜一口巨棺的场景。棺身铭文清晰可见:
>**“葬神者,非亡魂,乃忘者之终途。”**
苏念解读道:“原来如此……所谓‘神’,指的是‘自我认知’。当一个人彻底被遗忘,连灵魂都不再承认自己是谁时,便是真正的死亡。而这口棺,是用来收割这种‘虚无状态’的能量。”
“所以它本质上是个吸食遗忘的怪物。”叶萤冷笑,“而现在,我们要把它变成点亮记忆的灯塔。”
抵达终点时,眼前是一座悬浮于峡谷之上的水晶宫殿。殿中央,静静躺着一口通体漆黑的巨棺,表面流转着银色符文,宛如呼吸般明灭不定。
三人踏入大殿,脚步声回荡不绝。突然,棺盖缓缓开启,一道冰冷机械音响起:
>【检测到高密度记忆波动。启动应急预案:清除异常意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