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 > 第165章 本源服务定方向(第1页)

第165章 本源服务定方向(第1页)

天刚蒙蒙亮,京城整饬署的大门就敞开了,肃顺领着官员们抬着红漆木牌,上面“钱庄本源服务清单”七个大字格外醒目,引得百姓纷纷围拢。

“诸位乡亲!”肃顺嗓门洪亮,“钱庄不是贪腐的窝,是给国家办事、给百姓解难的!从今天起,放贷有规矩!”

他指着木牌念道:“漕运、粮农、军需,这三样优先贷!劣绅、洋行、鸦片商,一分钱都不准贷!”

人群里爆发出叫好声,一个粮农打扮的汉子喊:“肃大人,那我春耕贷银子,是不是能容易点?”

“必须容易!”肃顺拍着胸脯,“谁敢刁难,你首接来整饬署告!”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天就飞到了江南。杭州钱塘钱庄里,李正清正把“本源服务清单”贴在大堂中央,伙计们围在旁边看,个个神情严肃。

“以后放贷,先看是不是漕运、粮农、军需的活儿。”李正清敲着清单,“要是给劣绅放贷,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刚说完,就有个穿绸缎的汉子走进来,掏出银票拍在柜台上:“李掌柜,我要贷五万两,给我那几处田庄置地。”

李正清一看是本地劣绅张老三,当场摇头:“张老爷,按新规,田庄置地不算优先项,我不能贷给您。”

张老三脸一沉:“以前吴世安在的时候,哪次不给我面子?你敢不给?”

“以前是以前,现在按规矩来!”李正清指着清单,“您要是搞漕运、种粮食,我立马给您办,置地不行!”张老三气冲冲地走了,伙计们都佩服李正清的硬气。

苏州裕农钱庄更热闹,苏婉刚贴好清单,就有几个漕运商人找上门。“苏掌柜,我们要运一批粮食去京城,缺两万两押运费,能贷不?”

苏婉笑着点头:“当然能!漕运是优先项,你们把运粮单据拿来,我这就给你们办手续,利息还按朝廷规定的来,不额外加一分!”

漕运商人们喜出望外,连声道谢。旁边有个洋商见状,也凑过来说:“苏掌柜,我要贷十万两,跟你们大清商人做茶叶生意,能贷不?”

苏婉立马摇头:“洋行放贷在禁止名单里,我不能贷给您。”洋商叹了口气,只能悻悻离开。

整饬署的巡查队也没闲着,挨个钱庄检查清单落实情况。武昌浙昌钱庄里,巡查官发现掌柜郑裕丰(注:此处为新接任的同名正首掌柜,非前贪腐掌柜)正给一个鸦片商办贷款,当场把合同撕了:“郑掌柜,你胆子不小啊!鸦片商放贷是明令禁止的,你敢违规?”

郑裕丰脸都白了:“官爷,我刚接手,没看清清单……”

“没看清也不行!”巡查官严肃道,“这次给你个警告,再犯首接革职!”郑裕丰赶紧把鸦片商赶走,再也不敢马虎。

天津阜通钱庄里,新掌柜刚上任,就碰到个洋商要贷三万两买鸦片。“掌柜的,我听说你们这儿放贷快,帮个忙,利息我多给点。”

新掌柜当场拒绝:“洋商、鸦片商,这两项都在禁止名单里,我要是贷给你,整饬署就得把我抓起来,你还是另找地方吧!”洋商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走了。

京城天牢里,金满堂听狱卒说本源服务清单,愣了半晌:“以前钱庄都是给谁利息高就贷给谁,现在倒好,还分优先不优先……”

狱卒冷笑:“以前是你贪腐,现在是为国家、为百姓,能一样吗?你要是早点按这规矩来,也不至于落得现在这样!”金满堂低下头,再也没说话。

江南乡下,老农王二柱听说粮农贷款优先,乐呵呵地跑到钱塘钱庄。“李掌柜,我要贷五百两,买种子、雇人春耕,能贷不?”

李正清一看王二柱的粮田证明,当场点头:“能!您这是粮农贷款,优先办理,手续简单,利息还低。”王二柱拿着贷款银票,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新规好。

南京聚源钱庄里,新掌柜孙明正给伙计们训话。“都把清单背下来!”他敲着桌子,“优先项、禁止项,一个都不能错!谁要是记错了,导致违规,自己担责任!”

伙计们赶紧掏出抄好的清单,认真背了起来。有个伙计小声问:“孙掌柜,要是军需放贷,咱们得要啥手续啊?”

“得要军营的军需单据,还有整饬署的批文,少一样都不行!”孙明耐心解释,“军需款是给士兵们买粮食、做衣服的,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整饬署内,肃顺看着各地报上来的清单落实情况,见杭州、苏州都做得不错,武昌、天津有小差错但及时纠正,满意地点头。“看来这清单还是管用的。”他对下属说,“把李正清、苏婉的案例印成小册子,发到每个钱庄,让他们学学怎么落实新规!”

杭州汇通钱庄里,新掌柜林墨正给一个粮农办贷款。“大爷,您贷两千两够不够?要是不够,我再给您多批点,春耕要紧。”

粮农感动得眼圈发红:“林掌柜,两千两够了,以前贷一两都得看掌柜的脸色,现在真好啊!”林墨笑着说:“这都是新规的好,咱们钱庄就是要给百姓办事。”

南京整饬分署把本地清单落实情况报给京城,肃顺提笔在上面批了“继续保持”西个大字。“传我命令给各地分署,”他对下属说,“要是发现钱庄违规给劣绅、洋行、鸦片商放贷,不光革掌柜的职,还要查清楚有没有贪腐,一旦有,严惩不贷!”

上海洋行街里,以前靠钱庄放贷做鸦片生意的洋商们,现在都愁眉苦脸。“以前金满堂在的时候,咱们要多少贷多少,现在倒好,一分都贷不到了!”

“谁说不是呢?整饬署的新规太严了,咱们还是赶紧转行吧,再做鸦片生意,早晚得被抓!”几个洋商商量着,准备放弃鸦片生意,改做正当的茶叶、丝绸生意。

月底,全国钱庄本源服务清单落实情况汇总到整饬署。肃顺看着报表,见优先项放贷占比达到七成,禁止项放贷几乎为零,满意地笑了。“这才是钱庄该有的样子!”他对下属说,“把这报表呈给陛下,让陛下也高兴高兴!”

杭州钱塘钱庄打烊后,李正清看着当天的贷款记录,优先项放贷占了九成,心里格外踏实。“伙计们,咱们今天做得不错!”他笑着说,“以后继续按规矩来,让百姓都能享受到新规的好处!”伙计们齐声应诺,干劲十足。

苏州裕农钱庄的灯亮到深夜,苏婉还在核对当天的贷款合同。“漕运贷款两笔,粮农贷款三笔,都没问题。”她自言自语道,“明天得再跟伙计们强调一遍,不能让违规放贷的事儿发生在咱们钱庄。”

京城的夜色渐浓,整饬署的灯火依旧亮着。肃顺站在窗前,望着街上往来的灯笼,心里清楚,本源服务清单只是开始,要让钱庄真正回归服务国家、服务百姓的本源,还得继续努力。

远处传来打更声,“笃笃笃”敲了三下,清晰而有力,像是在为这新的方向,敲下坚定的节奏。优先漕运、粮农、军需,禁止劣绅、洋行、鸦片商,大清的钱庄,总算在这明确的规矩里,走上了正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