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安史之乱:我手握十万兵马 > 第147章 哭声为刃旗裂敌胆(第2页)

第147章 哭声为刃旗裂敌胆(第2页)

她们面容憔悴,眼神却如淬了火的钢刀。

这支诡异的队伍,不逼近敌营,只绕着叛军大营七里之外缓缓游行。

每到一处地标,沈娘子便停下脚步,亲手点燃三炷香,将一沓沓纸钱洒向空中。

她对着叛军大营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高呼亡者的乡贯姓名:“李二狗!恒州张家庄人!死于睢阳东门城下!你娘托人带话,妻儿在家等你归!”“王阿妹!洛阳织坊的婢女!殉城之时宁死不跪!今日我替你骂这帮天杀的贼!”一个名字,便是一段人生,一声呼喊,便是一道血淋淋的伤疤。

夜深人静,哭声混着风声,清晰地飘入叛军营地。

许多正在睡梦中的叛军士卒被惊醒,他们听着那些熟悉的乡音,听着那些仿佛就在邻村的名字,不少人悄悄转过身,用粗糙的军被蒙住头,肩膀却在不住地耸动。

一个名叫小娥的姑娘,是沈娘子身边的侍女,她心细如发,发现每当哭祭队伍经过时,总有一个负责给叛军送菜的炊事卒躲在远处偷偷地听,神情悲戚。

她心生一计,向赵襦阳禀报。

次日,赵襦阳命人将《哭睢阳》的曲谱简化成最易辨认的几个字,刻在了烙制军粮薄饼的模具上。

大量的“字饼”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叛军的后勤之中。

第二天清晨,史思明巡营,正撞见几名亲兵围坐在一起,默默地啃着干硬的薄饼。

他走上前,夺过一块,只见那焦黄的饼面上,赫然烙印着八个大字:“父食子,君弃臣,何以为战”。

史思明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暴跳如雷,当场拔刀斩杀了那几名亲兵以及负责分发军粮的伙夫共十人。

然而,这血腥的镇压非但没能遏制恐慌,反而像一瓢滚油浇进了烈火,让那八个字在全军之中传得更快,军心动摇得愈发剧烈。

三日后,斥候营校尉裴玉筝带来了一封截获的叛军密信。

信中内容证实了众人的猜测:史思明己不堪其扰,军中“赵襦阳借鬼兵夺魂”的流言愈演愈烈,他准备放弃围城,连夜拔营北返。

帐内诸将闻讯,无不面露喜色,认为这不费一兵一卒的攻心之计己然大功告成。

唯有赵襦阳,凝视着那封密信,眉头不仅没有舒展,反而锁得更紧了。

他缓缓抬起头,环视了一圈兴奋的部将,沉声道:“他若堂堂正正与我决战,胜负尚在五五之数。可他若退,便是在引诱我们追击。他会在颍水沿岸,设下至少三重埋伏,等着将我们一口吞下。你们以为结束了?不,真战,才刚刚开始。”

他猛地一挥手,亲兵立刻在帐中央铺开了一副巨大的舆图。

赵襦阳走到舆图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修长的指尖划过交错的河流与山脉,最终,重重地落在了南岸一处名为“犬牙谷”的险隘之上。

“我们要让他以为,他选择的是一条生路,”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残酷的决绝,“但我们必须让他走进我们为他准备好的——坟场。”

帐外,不知何时下起了瓢泼大雨,狂风卷着雨点,疯狂地抽打着营帐。

帅帐旁那座临时搭建的灵堂里,烛火被吹得剧烈摇曳,光影幢幢,映得那些灵位上的名字忽明忽暗。

而在灵堂的正中央,那口黑漆棺材静静地立着,仿佛一个沉默的判官,在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风雨未歇,帅帐之内,赵襦阳己召集所有核心将领,围着那副巨大的舆图站定,帐内灯火通明,将每个人的脸都照得异常凝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我为王
吻天的狼我为王
...
剑域神帝
剑走偏锋剑域神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