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安史之乱:我手握十万兵马 > 第147章 哭声为刃旗裂敌胆(第1页)

第147章 哭声为刃旗裂敌胆(第1页)

赵襦阳的命令如一道冰冷的铁索,迅速锁住了整支大军。

三军缟素,一夜之间,营地里再无半点杂色,放眼望去,尽是刺目的雪白。

肃杀的军营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灵堂,每座营帐前都设起了简陋的灵位,上面用最粗粝的木炭写着“睢阳死难军民之位”。

每日卯时,数万将士对着东方,对着那座刚刚挣脱地狱的孤城方向,一遍遍诵读着那篇字字泣血的《哀江南赋》。

那声音初时还带着生涩,渐渐地,化作了压抑的呜咽,最终汇成了一股撼天动地的悲鸣,仿佛要将这天也哭出一个窟窿。

仅仅如此,还不足以告慰亡灵。

赵襦阳又召来军中乐工,将一首在恒州流传甚广的民谣小调,填上了新的词句。

曲调依旧是那熟悉的乡音,可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骨头缝里剜出来的。

那歌声嘶哑而悲怆,被命名为《哭睢阳》:“城破不降旗犹立,骨作箭兮血染衣……赵公持棺来赴义,十万贼心皆颤栗。”一支支精干的细作小队,趁着夜色潜入被叛军控制的市镇,他们不散发传单,不刺探军情,只是将这首歌谣教给那些在街头巷尾追逐嬉戏的孩童。

童声清脆,不解词中悲苦,却将那旋律传得比风还快。

大军在睢阳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与史思明的叛军遥遥对峙。

一名被称为“老哨”的斥候,夜里独自潜伏在距离敌营不过十里的一处荒坡上。

他像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将自己的呼吸都融进了风里。

子时刚过,万籁俱寂,他耳朵紧贴着冰冷的地面,忽然,一阵极其轻微的闷响自地底深处传来,断断续续,像是有人在用钝器挖掘着冻土。

老哨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瞳孔剧烈收缩。

他伏行了数里,确认那声音的来源正是叛军大营后方的一片乱葬岗。

那里,埋葬着睢阳之战中第一批阵亡的叛军士卒。

一个可怕的念头电光石火般击中了他:“不对!这不是在设伏,是掘坟声——史思明在挖自己人的坟!”

消息传回中军大帐,众将无不惊骇。

赵襦阳听完,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冰冷的笑意,那笑意里没有半分温度,只有彻骨的寒。

“他怕了。”赵襦阳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冤魂索命的说法,让他坐立不安了。既然如此,那就让他更怕一些。”他当即下令,将从睢阳城中带出的,那些己经无法辨认的残肢断骨,小心翼翼地装入一只只粗陶瓮中。

每一只陶瓮外,都用朱砂郑重地贴上一张白麻纸,上面写着一个从阵亡名录上誊抄下来的名字。

而后,这些陶瓮被交给了那支抬着黑漆棺材的送葬队。

队伍行进在两军对垒的旷野之上,每走一步,便有专人高声哭喊瓮中人的姓名,声声泣血,仿佛那破碎的魂魄真的就栖身于这小小的陶瓮之内。

沈娘子换下了一身戎装,亲自为这支招魂的队伍执幡。

她身后,是百余名在睢阳城中失去丈夫的寡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