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晋末芳华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寸土必争(第1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寸土必争(第1页)

几人坐在屋内,须臾,慕容垂从暗门里走了出来。

众人连忙起身行礼,慕容垂还礼请众人坐了,说道:“我本不欲多事,但请几位来,实是有苦衷。”

“这次抵御晋国,虽未竟全功,但上下一心,将士用命,方。。。

夜雨初歇,南山书院的屋檐滴水如琴,一串串敲在青石板上,仿佛天地间低回的节拍。阿澈披衣起身,推开窗,湿冷的风裹着金银花残香扑面而来。他指尖轻触窗棂,感知那细微的震颤??远处山道上有竹杖点地声,断续而坚定,像是从极远之地跋涉而来。

他心头一紧。

这脚步声不对。不是寻常盲医惯有的节奏,反而带着某种刻意的迟滞与试探,似是负伤之人强撑前行。阿澈立即唤来值守弟子,命其点亮廊下三盏守夜灯笼,并暗中通知赵九章备好急救药箱。

不到半刻钟,那人终于抵达山门。是个年轻男子,身穿褪色靛蓝粗布袍,左腿自膝下截断,以一段乌木为假肢支撑身体。他满脸风霜,唇裂出血,背上背着一只用兽皮缝制的背囊,已被雨水浸透大半。最令人惊异的是,他的双目虽盲,却始终朝向东方,仿佛能“看”见什么常人无法察觉的东西。

“我要见阿澈先生。”他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我是柳霜派来的第七信使……其余六人,都死在路上了。”

众人哗然。

阿澈亲自迎出,扶他在火塘边坐下,命人端来热姜汤。青年不肯先饮,只从怀中取出一块烧焦的铜片,上面刻有微小凹痕,正是盲文密令的残段。阿澈接过细摸,心猛地一沉:

>“祁连渠口……有诈。碑文被改……谢公原意非此……玄阴会已知萤火令启动……反扑将至……水源之战,只是开始。”

短短几句,字字如刀。

“你是怎么活下来的?”阿澈问。

青年低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假肢接口处的一道裂痕:“我在渠底藏了三天。他们放水冲洗暗道,想把所有探子冲进毒潭。我咬住一根芦管呼吸,靠听水流共振判断方位……可等我爬出来时,接头的同伴全变成了尸体,挂在渠壁上,像晾干的鱼。”

他说完,终于喝下一口姜汤,喉结剧烈滚动。火光映在他脸上,显出几分少年本色??不过二十出头,却已历经生死。

阿澈沉默良久,转身取出《暗夜行医录》铜牌,轻轻放在青年手中:“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青年摇头,“我娘生我时难产而亡,父亲说我是个‘不该活着的人’。后来被柳师父捡去,在昆仑冰窟里学听脉辨毒之术。他们叫我‘回声’。”

“那从今往后,你就叫‘承声’。”阿澈凝视着他,“承继死者之声,传递未竟之言。你既是第七信使,也是第一个活着带回真相的人。”

承声怔住,眼眶微微发红。他缓缓将铜牌贴在胸口,仿佛那是世上最重的信物。

翌日清晨,阿澈召集核心成员再议局势。李砚连夜破译铜片剩余部分,发现其中隐藏着一组坐标与时间序列,指向长安城外一处废弃驿站??**白鹿原疗疫所旧址**。据查,该地曾是谢承安主持修建的隔离病院,专收重症热疫患者,后因朝廷忌惮民间医权扩张,强行关闭并焚毁档案。如今荒草丛生,唯余断墙残垣。

“但这不是重点。”李砚指着盲文转译后的附加信息,“柳霜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玄阴会正在那里重建‘疫神祭坛’,并计划在下一个朔月之夜举行‘净世大典’,届时将释放一种新型疫毒,名为‘梦魇灰’。”

“梦魇灰?”赵九章皱眉,“可是那种吸入后使人陷入永久幻觉、最终枯竭而亡的粉末?我在西域听闻过传说,说是用百名盲童的眼泪蒸炼而成……”

“荒谬!”木足先生怒斥,“哪有什么眼泪炼毒?不过是邪教蛊惑人心的谎言!”

“不。”承声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是真的。我没见过,但我听过。去年冬天,我在伊州边境救过一个逃出来的奴工。他告诉我,玄阴会在地下挖了十三层窑洞,关押了不下三百名残疾孩童。他们被强迫饮用混有绿矾精萃的水,直到体内毒素积累到极致,再由巫师用铜针刺破眼周经络,收集渗出的液体……那人说,那东西蒸干后,确实像灰。”

室内一片死寂。

阿澈缓缓闭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十四岁少年临终前的模样??瘦小的手掌攥着银针,嘴里还在问:“下一个谁要吃药?”

而现在,有人竟要把无辜的孩子变成毒药的原料?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他睁开眼,目光如刃,“不只是为了救人,更是为了守住人性最后的底线。”

会议决定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木足先生率领五名经验丰富的盲医,伪装成流民潜入白鹿原周边村落,收集情报并联络可能的内应;

第二路由赵九章带领工匠团队,在南山秘密研制对抗“梦魇灰”的防护面具,采用多层麻布夹炭粉、羊皮密封边缘的设计,并加入嗅觉预警装置??一旦空气中出现杏仁味或腐腥气,内置铜铃便会自动轻响;

第三路则由阿澈亲自带队,携承声与李砚,借“巡讲医道”之名北上长安,沿途串联各地盲医站点,建立应急通讯网,同时设法接近白鹿原,查明祭典具体时间与毒源存放位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