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大明打工人:我的KPl是拯救世界? > 京华烟云初卷处(第2页)

京华烟云初卷处(第2页)

徐千户对他的态度似乎还算满意,点了点头,目光却不经意地再次扫过那本小册子,补充道:“京城人物繁杂,有些道听途说,做不得准。安分守己,方是正理。”

张九九心里再次咯噔一下。这已经是徐千户第二次注意到这本册子了。他是在暗示这册子记录的东西有问题?还是在警告他不要胡乱打听?或者,更深一层,是在提醒他,他之前打探消息的行为,其实都在锦衣卫的掌握之中?

“大人说的是,是在下孟浪了。”张九九从善如流,将册子收进了袖中。

徐千户不再多言,转身离去,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等他走后,张九九拿出册子,对着油灯又仔细看了一遍。赵铁柱收集的信息虽然粗浅,但应该不至于触犯什么忌讳。徐千户的反应,更像是一种谨慎的、划清界限的姿态。他不希望张九九这个“麻烦”在进京前就惹出什么事端,牵连到他。

一夜无话,唯有窗外呼啸的北风和远处隐约传来的马嘶。

第二天,车队继续向京城进发。越是靠近京师,官道越发宽阔平整,以青石板铺就,可容数辆马车并行。往来车马行人络绎不绝,穿着绫罗绸缎的商贾、风尘仆仆的旅人、押运物资的军卒、还有各种奇装异服的异域人士,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牲口、以及各种食物和香料混合的复杂气味,一种不同于地方的、更为凝肃而又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

午后,远远地,一道灰黑色的、巍峨绵延的巨影,出现在地平线上。随着车队靠近,那巨影的细节逐渐清晰:高耸的城楼、连绵的雉堞、以及那如同巨龙脊背般蜿蜒的城墙。阳光照射在那巨大的城墙上,反射出冰冷而坚实的光泽,一股无形的、厚重的历史压力与权力威仪,沉甸甸地压在每个接近它的人心头。

北京城。

大明朝的心脏,权力与欲望交织的中心,也是他张九九未来命运的关键之地。

即便是来自现代,见惯了摩天大楼的张九九,在亲眼目睹这座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智慧与血汗的宏伟城池时,内心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这不仅仅是建筑的宏伟,更是一种文明的厚重,一种秩序的森严。

车队在排队等候入城检查时,张九九注意到,城门口盘查的兵丁对锦衣卫的车队恭敬有加,验过徐千户的腰牌和文书后,几乎未做停留便予以放行。穿过幽深得仿佛没有尽头的城门洞,喧嚣的声浪如同潮水般瞬间涌入耳膜,光线也为之一暗复又一亮。

宽阔的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酒旗招展,招牌林立。熙熙攘攘的人流摩肩接踵,穿着各色服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穿梭其间,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交谈声……汇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的、属于帝都的交响乐。眼前的繁华景象,与他之前所在的那个小县城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这就是大明的京华烟云,表面上的盛世气象。

然而,张九九却无暇细细观赏这浮世绘般的景象。他敏锐地注意到,在车队入城后,街角巷尾,似乎有几道若有若无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们。这些目光不同于普通百姓的好奇,更像是一种冰冷的、职业性的监视。有一道来自一个卖炊饼的小贩,他吆喝得卖力,但眼神扫过车队时却带着审视;另一道来自临街茶馆二楼半开的窗户后,影影绰绰;还有一道,甚至混杂在几个追逐打闹的孩童之中,那孩童的眼神却有着不符年纪的沉稳。

是严嵩的人?还是锦衣卫其他派系?或者是司礼监的太监?甚至可能是那个罗盘老者背后组织残留的眼线?

张九九心中凛然。他人还未正式踏入京城,却仿佛已经落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窥伺。

马车最终在一处看起来并不起眼、但门禁森严的馆驿前停下。门楣上的匾额写着“会同北馆”四个大字,字体端正,透着一股官家的威严。门口站着四名按刀而立的军士,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过往行人。

“张秀才,到了。请下车吧。”徐千户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张九九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皱的衣袍,在赵铁柱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他抬头望了望那匾额,又看了看周围高耸的院墙和面无表情的守卫,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禁锢感。

这里,将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在京城的“居所”,也可能,是新的“战场”的起点。

就在他迈步准备踏入驿馆大门时,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从不远处的街角缓缓驶过。马车的窗帘被一只保养得极好、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齐的手轻轻掀开一角,一双深邃、精明、带着几分审视和算计的眼睛,在帘后短暂地停留,精准地落在了张九九的身上。

那目光,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蜂,带着一种评估猎物价值的冷静与贪婪,又像是一位熟练的工匠在打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思索着如何下刀才能获取最大的价值。

张九九似有所觉,猛地转头望去,却只看到那辆马车消失在街角的背影,以及空气中留下的一丝若有若无的、昂贵的檀香气息。

是谁?

严世蕃?吕芳?还是其他隐藏在幕后的黑手?

张九九的心缓缓沉了下去。这京城的水,果然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不见底,暗流汹涌。而他这尾意外闯入的“池鱼”,失去了系统的“导航”,能否在这波涛暗涌中,辨明方向,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甚至……凭借自己的力量,搅动这一池深水?

他下意识地握了握袖中那已经彻底黯淡、布满裂纹的六分仪残件,仿佛要从中汲取一丝早已消散的力量与勇气,然后,迈步踏入了会同北馆的门槛。

身影,消失在门内那象征秩序与禁锢的阴影之中。而门外,京华的烟云,正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