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以物理服人 > 3040(第16页)

3040(第16页)

信中他还开玩笑说道,他爹听闻他打算以此格物后,表示大力支持,并表示往后用不到的鸡子,可以用来做善举。

另外,他还送来了一些情报。比如据他所观察,那位程兄虽然接受八皇子的邀请,已然成为八皇子党派,但是程兄背后另有其人,怕是打的蝉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主意,叫他千万要小心,莫要被表面失了成算。

除此之外,关于同朝廷合作,将绣活发展为他们地方特产,民生进项的事儿,县令说也有了章程,上边一听果然欣然同意,只是朝廷办事要按章程来走,需要一定的时日。

兴许是对萧家兄弟信心很足,县令为了示好,表示届时会将他们兄弟二人的名字添加其中。

自古文人重名声,为官者,名声也是必不可少,这对将来授官有莫大好处。

有身份背景的人有家族运作,没有权势所倚仗之人,大多只能苦熬蹉跎寻求晋升机会,可官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你大有才干又懂得经营之道,为上边人赏识才得以晋升,且也有相应代价。

像他们这种毫无身份背景的人,名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晋升的机遇,只要运作得好,成为京官也不是没有可能。

县令于官场沉浮经年,最是懂得其中之难,他得了萧家的好处,自然也会回报。况且如今他们为利益共同体,只有萧家兄弟好,他才会过得好,故而他才会帮他们运作。

一为示好,二为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不外如是。

第37章奸臣37

随着县令那边传来好消息,乡试也随之放榜。

在敲锣打鼓的报喜中,萧衍毫不意外,荣获了解元,而萧宸则荣获了亚元。经魁据说是最有可能获得解元的慕容羽,这让所有人倍感意外,同时对此表示质疑。

毕竟慕容世家以才学闻名,乃南方文人之首,慕容羽这般才学出众,怎么可能之获得经魁?

一定其中有什么缘故!

众人对此各执一词,有的说应是上边的那位,不想让慕容世家势大,又不能做得太过明显,所以才给了经魁借此打压。

还有的人说慕容世家站位不明,得罪了各方党派,连那位的示好也未曾理会,这才犯了众怒。

不论哪种说法,最后都指向解元之首,名不副实,其中大有文章!

宫殿内,孝治帝看着呈上来的折子,都给气笑了。

“朕有意打压慕容世家?朕私心作祟?”

他拍了拍龙案,“好一个慕容氏!倒是连朕都要退避三舍啊!”

世家之患,本就让孝治帝为之忌惮,这下子更加是点了火。

慕容世家确实有本事,如若只是这般,孝治帝也不能容忍,只是自从慕容世家出了个权臣后,也就愈加不安分起来。

他们广收弟子,寻求各种办法给慕容氏造势,历经数朝,已然桃李满天下,势力之深,连皇权都不可轻易动摇!

这在皇权时代,又是广受弟子入仕,又是疯狂造势,如今就连朝廷的科举都能使其失之民心,令一国帝皇都被千夫所指倍加质疑,这是想做什么?是想让皇权成为他们慕容氏手中所操控的傀儡吗!?

世家之患,向来如此!

陶公公连忙上前帮孝治帝顺气:“陛下莫恼,气大伤身啊!”

他顿了顿,又道:“听闻慕容世家那边,也有了澄清,表明对陛下您为之信服,必然不会有所不公。”

陶公公是孝治帝身边的心腹,也是他母妃留下的故人,最是得以信重,自然也接手孝治帝的人脉,因此知晓外界风云,会知道慕容世家有此动作并不逾矩。

谁知孝治帝脸色并未好转,“哦?那么民间又是何种风向?”

陶公公垂首,“民间风向更大,说是……”

他觑了一眼孝治帝,硬着头皮说道:“说慕容世家高风亮节,却是所信非人。”

孝治帝并未觉得意外,毕竟慕容世家向来如此。在皇权社会,还能够操控舆论的世家,哪里会是什么简单人物?

果不其然,看似出面澄清,实则不过是踩着他显露自身,恐怕外人会觉得慕容世家太过仁善,为他们叫屈,还会觉得他这个皇帝阴险狡诈,连如此淳朴的人都要利用!乃至强权之下,不得已改口,觉得他这个皇帝仗势欺人,也不是不可能!

慕容氏这招,与其说是澄清,不若说是火上浇油!

看来自从慕容观致仕后,慕容世家也开始急了,这才大肆为后辈造势,想要再造出个‘慕容观’。

孝治帝眯着眼眸,神色嘲讽:“皆说慕容世家书香满门,为通儒达士,依朕看来,也不过尔尔!慕容世家,愈发没落了,连这般自毁名誉之事,也能做得出来。”

陶公公不愧是孝治帝身边的心腹,当即领会其中含义。

“陛下且放心,奴才自当省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