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阿姆为妻 > 6570(第23页)

6570(第23页)

“此话怎说?哀家不是要怪你,你走得仓促,不是你的错。你既回来了,哀家打算封你做女官,今后就专在哀家跟前伺候。”

都兰垂眸道:“只是臣妇这些年在楼烦,多是治些风寒劳损的家常病症,怕也生疏了宫廷里的杂症,未必能再为娘娘分忧。”

“当年你只用一副药就缓解了哀家的头痛,哀家信得过你的医术。”

都兰眼中仍有迟疑,直到太后又问:“你还有何疑虑?”

她脊背一凉,忽然发觉,此事不是她能拒绝的,太后今日只是通知她罢了。

话已至此,再无推脱的余地,都兰躬身:“臣妇谢太后恩典。”

太后笑着点头,命宫女取来一个描金漆盒,打开时里面躺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慈宁宫近侍”五个字:“拿着这个,往后在宫里行走,没人敢拦你。”

都兰双手接过木牌,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跟着是宫女的通报:“太后,贤妃娘娘带着大公主来请安了。”

太后看向都兰,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正好,让你见见宫里的人。”

贤妃身着粉色宫装走进来,身后的嬷嬷抱着个两岁的小女孩儿,梳着双丫髻。

贤妃见到都兰,先是一愣,随即不动声色地朝太后行礼:“臣妾见过母后。”

“起来吧。”太后指了指都兰,“这是哀家新封的女医,往后你们若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可以传她去宫里瞧瞧。”

贤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着朝都兰颔首:“大人好。”

都兰微微颔首回礼,目光落在被抱着的大公主身上。小孩儿粉雕玉琢,却皱着小脸,小手紧紧攥着嬷嬷的衣襟,鼻尖泛着淡淡的红。

贤妃瞧着她,心里仍有疑虑,斟酌着问出口:“母后,

宫里这还是头一遭有女医,有什么说法不曾?”

品级、俸禄、权力……都还没有设立,倒是凭空设出来的一个官职。

太后沉吟道:“都兰平日只在慈宁宫当值,宫里其他处若要请她看诊,需先经哀家应允。至于俸禄,按正五品女官来算。”

这话倒是很给都兰体面,虽品级不高,却划定了她不是这宫里谁都使唤得动的。

贤妃笑着颔首:“母后考虑周全,臣妾也觉得妥当。”

一连到太后宫中当值数日,太后只叫她每日一请平安脉,其余时候就带着她逛花园,或是听戏之类的活动,令都兰感到意外的是,她至今没有见过皇上。

好似对方并不打算计较她做的事情,也不打算再与她叙旧情。

这样也好,对方已是一国之君,若还与她计较什么,她是一点对抗的余地也没有的。

大抵只是,太后当真喜欢她,想留她在身边做个女官罢了。

这日清晨,都兰刚给太后把完脉,宫女便端来新沏的雨前茶,水汽氤氲里,太后忽然指了指窗外的紫藤架:“去年这时候,紫藤开得满架都是,今年倒晚了些。你在楼烦,可有这般好看的花?”

都兰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藤蔓上只缀着零星花苞,轻声回道:“楼烦多草原,春日里开得最盛的是金露梅,漫山遍野都是,风一吹,香气也能飘出好几里地。”

“听着倒热闹。”太后笑着呷了口茶,话锋忽然一转,“过些日子皇上要率领众卿到京郊打马球,说起来,你倒可以去参与参与。”

太后似是才想起来,自己身边这位女医,也是极擅长这一项的。

都兰手微微一顿,眼底闪过一丝意外:“想必场上都是男子,臣不好上场。”

“是男是女哪有那么重要?”太后放下茶盏,“你身手利落,正好上去表现表现,不能总让那些男人出风头。”

都兰不好再推脱,只得应下,又为明日同家人回金陵扫墓一事向太后告假。

太后应允了,又吩咐宫女备了一匣子祭品:“你替哀家给陈将军带过去,也算尽一份心意。”

都兰双手接过:“臣替将军谢过太后。”

从慈宁宫出来的时候,夕阳已染红了半边天。

都兰刚下了宫里的软轿,就见陈锦时穿着官服候在宫门外。

“久等了吧?我如今比你还忙。”

陈锦时朝她伸出手,悄悄将她牵住:“没事,以后我都等你。”

两人很快出了宫,翌日,一家人启程回金陵。

金陵有许多旧事,说起老宅的院子里的槐树,一到夏天能给家里添多少阴凉,都兰靠在车窗旁,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些鲜活的画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