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 6070(第12页)

6070(第12页)

史氏的动作停了一瞬,心里的得意和畅快一闪而过,面上却不动声色,“老二家的来的也太早了,你们去传我的话,让你们二太太回去歇着吧,她的孝心我都知道了,不必每日里都来请安。”

鸳鸯虽不知老太太为何会这般吩咐,但她一向最听老太太的话,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朝着偏厅去了。

王氏在偏厅里等的有些焦急,她想早些见到她的珠儿,打眼一看,没盼到婆母和儿子,反而是先盼来了婆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

王氏见只鸳鸯一人只身过来,带着疑问道:“鸳鸯来了,可是老太太有何吩咐?”

鸳鸯向来会做人,她是家生子,一家老小都在府里,都是奴才,谁也得罪不起,故而总是笑脸迎人。

此时,她正带着微笑的同王氏回话,“二太太安,奴婢来传老太太的话,太太说您的孝心她都知道,也不必日日来请安,让您早些回去歇着呢!”

鸳鸯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令王氏有些措手不及,她使劲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手掌都因过度用力,而被掐的通红。王氏知道这是她那好婆母的阳谋,却不得不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谁让自己的儿子在她手中,这让王氏一度被限制了行为,有些缩手缩脚的,伸展不开。

想到儿子,王氏只能咬着牙,忍下了所有的委屈,“鸳鸯姑娘帮我转达给老太太,我作为儿媳给老太太请安是天经地义的事,哪里能不来呢。老太太知晓了我的孝心,这都是儿媳该做的,只盼着老太太别嫌我烦,我就在这等着吧,总得给老太太请安不是。”

鸳鸯听了二太太的话,老太太吩咐的事没办好,可看着一脸坚定的二太太,只能跺了跺脚,转身又回了正房。

史氏已经梳洗完毕,此时正准备起身去用早膳,看着鸳鸯进屋,故意问道,“老二家的可回去了?”

鸳鸯有些为难,她没办好主子的吩咐,没想到二太太硬是要留下来,只是人都还在呢,遮也遮不过去,硬着头皮将实情缓缓说了出来。

史氏心里猜测果然如此,只己手里,谁还敢跟自己对着干。她似乎找到了一条捷径,不付吹灰之力,,甚好。

这样想着,她才装模做样的道,孝顺,不比老大那个糊涂东,愿意等,那就再等等吧,我这腹中空空如也,可得别忘了,多关注着些,可别怠慢了我的大孙子。”说完史氏觉得有些可笑,,不过是为了牵制大房二房,顾着,用不着自己亲自照顾,只是做样子做的久了,倒也有了一两分真心。

等王氏见到史氏,已经是大半天之后了,为了见到贾珠,了许久,,默默离去了。

史氏见王氏识趣,也乐得给些好处,故而王氏来荣僖堂请安后,三贾珠。

为了能多看看贾珠,王氏也只能日日来荣僖堂请安,平时对着贾珠身边伺候的奴婢们,那是打个大棒又给个甜枣,生怕她们不上心,怠慢了贾珠。

有着王氏时不时的照拂,贾珠的日子过得也还算舒服,尤其是有着贾琏这个小可怜的对比下。每每王氏来看望贾珠,悉心叮嘱时,总是能看到贾琏那羡慕的眼神,对此王氏毫不感冒。在她看来,她没有亲手除去贾琏这个小崽子,已经是她慈悲为怀了,别的可就别想了,她又不是贾琏的亲娘,可没必要管那么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寻摸了许久,史氏也寻到了一个合心意的人选。

“赖嬷嬷,让你打听的事情,打听的怎么样了?”史氏把玩着左手腕上的翡翠镯子,漫不经心的问着话。

赖嬷嬷躬身回道,“老太太,奴婢都打听清楚了,这姑娘家中原也是官宦人家,其父是个穷翰林,进士出身,虽比不得咱们府上,但到底是官家女。其父因病去世,府上守孝三年,她也因此耽误了花期。其母早逝,府上是那姑娘当家,下面还有弟妹,除了那姑娘是嫡出,余下都是庶出。那姑娘上能打理家务,下能照料弟妹,样貌也算清秀,只是性子有些不讨喜,毕竟也没个嫡亲的女性长辈教导。”

“听着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出身不高,也就没底气跟我对着干,容貌清秀,性子不讨喜,想来也得不到丈夫的喜爱。这既没有娘家撑腰,又不得丈夫喜爱,若是再没有子嗣傍身,那不就只有倚仗我了吗。这样才好,有了我的扶持,她也能制衡王氏,我的地位才会更稳。若是日后她有反噬之意,我也能将她彻底拉下来,这样才更保险。”史氏思考者这姑娘的条件,是极符合她心中大房太太的人选。

想着好不容易遇上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若是错过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近日里王氏又有了身孕,哄得政儿都偏了她几分,瞧着尾巴又开始翘起来了。罢了,就她吧,还是早些把人抬进府里来,也好制衡王氏,省的她又一家独大,连我都不放在眼里。

打定了主意的史氏放下了手中拔弄着的镯子,定定的看向赖嬷嬷,带着不容拒绝的语气吩咐道:“赖嬷嬷,你去找官媒探探那姑娘的底,不要耽误太久,我希望能听到你的好消息明白了吗?”

赖嬷嬷浑身皮子一紧,听着史氏这坚定的语气,心里只能叫苦,面上却不敢漏出分毫,赔笑道:“老太太放心,奴婢一定会办妥的,您就等着奴婢的好消息吧。”

“嗯,去办吧。”史氏对于赖嬷嬷的能力还是认可的,毕竟陪着自己这么些年,要是没有点本事,可活不到今天,更别提保住地位了。能干的奴才有的是,想上位的更是数不胜数,能够留在主子身边成为心腹,那可不仅仅是资历的原因。

赖嬷嬷的行动力还是值得嘉许的,没多久就传来了好消息,那姑娘应下了。

既然应下了,史氏当即安排了官媒去提亲,两家开始走礼。

一切都在史氏的预料之中,那姑娘不过是小官之女,父母已逝,花期不再,又没个能干的亲戚。荣国公府在落魄,那也是国公府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还是那姑娘还是明白的。有个攀高枝的机会摆在眼前,哪怕是续弦,她也照样答应了。毕竟若是头婚,也看不上她家的门第不是。

就这样,贾赦续弦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宁荣两府,并逐渐朝着京中扩散。

而贾赦本人后知后觉的才从林之孝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赶忙来到了荣僖堂,想找史氏问个究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