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支持者们用朴素的爱国情怀和对技术自主的渴望,与唱衰派展开了一场席卷全网的舆论拉锯战。他们转发着启明和华为工程师深夜加班、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分享着两家公司在操作系统、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的专利成果,试图唤醒更多人对"科技自立"重要性的认知。网络上,"支持国货脊梁"、"力挺启明华为"等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形成了强大的声浪。
在这场舆论混战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声音开始浮现并逐渐清晰起来——来自专业人士的理性分析与深度科普。
一些资深的科技行业分析师、半导体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了解内情的退休工程师,开始在各种平台发声。他们不再局限于情绪化的站队,而是用详实的数据、严谨的逻辑,向公众剖析这场制裁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潜在危机。
某知名大学微电子学院的教授,在受邀参加的电视访谈节目中,面色凝重地指出:"很多人只看到启明和华为手机销量的可能下滑,但他们没有看到,如果我们没有像启明‘天穹OS’、华为‘鸿蒙’这样的操作系统备胎,一旦国际市场风云突变,我们整个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产业,将面临怎样的灭顶之灾!这绝非危言耸听!操作系统是数字世界的基石,基石不稳,上面所有的应用生态、用户体验、数据安全,都将成为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崩塌。"
一位在芯片行业浸淫二十年的资深架构师,在专业论坛上发表长文,详细解释了EUV光刻机的技术壁垒和华夏芯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他写道:"我知道很多人嘲笑华夏芯业投入千亿却造不出最先进的芯片。但我想问,如果不投入,我们连追赶的机会都没有!芯片制造是人类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需要的是整个国家基础工业水平的支撑和时间积累。启明和华为在做的事情,是在为我们整个民族补课,是在试图打破持续了几十年的技术垄断!这个过程注定充满艰辛甚至失败,但他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未来的中国科技大厦打下更深的地基。今天对他们的嘲讽,无异于自毁长城!"
这些冷静而深刻的分析,如同拨开迷雾的灯塔,让越来越多原本只是看热闹的普通网民,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开始理解,启明和华为的挣扎与坚持,并不仅仅关乎两家企业的生死,更关乎国家在数字时代的命脉与安全。舆论的天平,在激烈的争吵中,开始向着理解与支持的一方悄然倾斜。
然而,现实的残酷,并不会因为舆论的支持而有丝毫减弱。就在启明和华为咬紧牙关,试图通过优化现有产品、深化合作、扶持国内产业链来稳住阵脚之时,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第二轮制裁,如同精准瞄准的狙击子弹,再次呼啸而至!
这一次,制裁的条款更加严苛,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继续封杀高端芯片代工,更将制裁延伸到了更多的基础软件工具、关键半导体材料、甚至部分精密仪器设备领域。旨在彻底绞杀启明和华为通过其他非美系渠道获取替代品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延缓甚至阻断他们自主技术的突破进程。
这记重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两家公司最脆弱的环节上。
市场给出了最直接、也最无情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