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可以锻炼自己的敏锐性,暗中考虑自己看到的这些哪些是对方真情流露的真实,哪些又是做戏。
心里有个底,日后的日子便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取证,佐证自己认为是真情的表达的真假。
他本想等底下的人吵够了再开口。
可偏这次过了很久,大家都没有消停的迹象。
于是他扭头吩咐了一声小同子:“安静。”
小同子立刻冲他身侧一点的两个专门传令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两个小太监扯着嗓子:“肃静——!”
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吵上头的人被这声穿透力超强的肃静喊停了话头和动作。
赵霁才表示。
在这个多事之秋,不应该吵架,应该共同奋斗。
大家不用吵了,所有武将下朝之后听宣。具体事宜和军队开拔由武将自荐,加二府四位大人根据诸位的自荐和推荐做出提议,最后呈报上来。
今天下午便会下达通知,今夜选定的人按照原计划带军开拔。
“陛下。”
最近的那个大臣喉头有些发紧。
即是吵架吵的,也是被赵霁这突然的安排给吓得。
“一天时间,是否太过仓促”接到消息就连夜出发?
这么莽得吗?!
赵霁虚着眼睛摇头。
准备?
不需要!
我堂堂大宋,谁还不知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凄惨现状?
需要准备什么?磨合什么?多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朕这朝堂上几位老将军便能多背上几千个手下的名字不成!?
现在外人看来,大宋风雨飘摇,四面楚歌内忧外患。
但除了极少数的人,谁都不知道,种师中李京可是带走了黄药师画出来的困龙阵。
有桃花岛这个例子活生生摆着。赵霁对南边可以说是比较放心的。
若是运气好,南王和难民都不是问题。
但若是运气不好,那几个阵法能拖住南王的大部队也是好的。
二府选出来的将领只会带人马往西夏而去。
至于选的人是不是太平王的手下,是不是拥有丰富的和西夏对战经验。这些也不重要。
第128章
赵霁登基以来都太温和了,这还是第一次表现出君主会偶尔显露出的独断专权。
端坐在皇椅上的赵霁在朝堂扔下这个大雷,趁着众人被炸地没反应过来,直接站起来迈腿就跑。
反正只要朕跑得足够快,啰嗦它就追不上朕!
站得比较靠前的几个人看到陛下的动作,急忙蹭了两步想追,可偏偏顶上的太监也没喊退朝,现在陛下能走,但是除了站在最前面那几个胡子头发花白的“重臣”,其他人跟着陛下一起离开那就是殿前失仪,少不了被问罪。重臣们倒是能追,但是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胳膊老腿,哪里能追得上陛下?
想追不能追才是最寂寞。
好在有人脑子反应快,看殿后陛下的身影已经彻底离开,连忙折返去大门,恳求大门的内侍给传个话。
但是赵霁留下的几个小内侍,脸虽然稚嫩,但是腰杆一个个挺得笔直,那意思就是——陛下不让之前,谁说话都不好用。
这些小内侍算是真真正正赵霁自己亲自提拔培养起来的第一批亲信,在以小同子为首的带领下,忠心耿耿。
几个人苦苦哀求还想要苦谏,却是任说破了嘴皮子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