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让这一次,足够响亮。”
8月9日晚8时9分整。
北京时间,全球同步。
第一声钢琴前奏响起,缓慢而庄重,通过卫星、网络、广播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千万人口中唱出同一句歌词:
**“Amazinggrace,howsweetthesound…”**
中国的孩子们手拉手站在操场上;非洲村庄里,老人抱着孙子坐在篝火旁;美国监狱中,囚犯们低头轻吟;日本医院病房内,病患握着护工的手一同哼唱;北极科考站,科学家们摘下耳机,任寒风吹散歌声……
每一处蓝花节点都在发光,信号强度疯狂飙升。
莫斯科雷达站内,黑碑剧烈震颤,表面裂纹不断扩大。那些暗红花朵一朵接一瓣凋零,化作灰烬随风飘散。
而在实验室中,李砚舟的身影越来越淡。
“成功了。”他望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嘴角扬起最后的笑意,“它消失了。”
“你也要走了吗?”陈默哽咽。
“我只是回归。”他说,“别叫我名字,也别为我悲伤。当我存在于千万人的记忆里,我就从未离开。”
光影渐渐消散,最后一句话留在空气中:
**“请替我,好好活着。”**
三天后,莫斯科雷达站被彻底拆除,黑碑残片封存于国际共情监管委员会地下保险库。全球蓝花数量新增两千三百余株,其中一百二十三朵出现在战争地区,均位于难民营、孤儿院或废墟教堂前。
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正式承认“共情网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议设立“全球共情日”??每年8月9日,举行和平集会、艺术展览与跨文化对话。
陈默受邀发表演讲。站在讲台上,他没有谈技术,也没有讲理论,只说了这样一句话:
“三年前,我们认为世界正在崩塌。今天我们才知道,那不是崩塌,而是蜕变的阵痛。我们不是拯救了文明,而是终于学会了如何做人。”
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
当晚,他在日记本上写下新的一页:
**“李砚舟,你赢了。
赵承志,谢谢你。
苏婉清,春天来了。
而我们,终于懂得了如何输??输给时间,输给命运,输给彼此的脆弱,却也因此赢得了最真实的东西:活着的意义。”**
合上本子,他走到窗边。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无数双眼睛在注视人间。
忽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匿名信息,仅有一行字:
**“下一个锚点:南极。碑底有门。”**
陈默盯着那句话,久久未动。
风穿过窗户,吹起了桌上一张老照片??那是初源之心项目组最早的合影。七个人站在一起,笑容灿烂。而在人群边缘,一个模糊的身影微微侧身,似乎正望向镜头之外。
照片背面,一行褪色的小字隐约可见:
**“真正的实验,从来都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让世界记住每一个不愿放弃的灵魂。”**
他轻轻抚摸相纸,低声说:
“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