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漪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支炭笔,递给他:“那就从这一口粥开始画吧。画出锅,画出灶台,画出她系着蓝布裙站在门口喊你回家的样子。只要你记得,她就还在。”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笔,落下第一笔时,泪水砸在纸上,晕开一片墨迹。可那墨迹渐渐变形,竟自动勾勒出一个模糊却亲切的身影??正是他记忆深处的母亲。
那一刻,整个忆园的心芽藤同时发光,连绵如海。
十年过去,云漪的身体日渐衰弱。她不再每日巡行,多数时间静坐屋中,望着窗外那棵开花的老树。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地上,恰好围成小小一圈。
某年春分,全国举行“圆启仪式”的日子,归心驿迎来前所未有的盛况。数万人齐聚园外,却无人喧哗,只默默围成层层圆环,低声呼唤心中所念之人。就在午时三刻,阳光正烈之时,奇迹发生了??
整座忆园的心芽藤骤然绽放,光芒由弱转强,最终形成一道冲天光柱,直贯云霄。与此同时,云漪房间内的蜡烛无风自燃,火焰呈碧绿色,形如一朵盛开的花。
她睁开眼,轻声呢喃:“时候到了。”
她挣扎起身,披上一件素白衣袍,手中握着那支盲诗人赠予的乌木笔。她一步步走出房门,踏上忆园中央的石台。所有人察觉异动,纷纷转身,却无人敢上前。他们认出了她,却又不敢相认,唯恐惊扰这场注定的告别。
云漪站在石台中央,仰望苍穹。她举起笔,在空中缓缓画下一个圆。笔尖所过之处,空气震荡,留下一道璀璨光痕。圆成之时,天地俱静。
紧接着,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衣袂飘动,如同融入风中。她的声音却清晰响起,传遍每一个人耳中:
“我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
我是你们每一次落笔时的勇气,
是你们含泪微笑时的坚定,
是你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
请继续画下去,
为了那些再也无法开口的人,
为了那些尚未学会表达的孩子,
为了这个仍在学习爱的世界。”
话音落下,她的身影彻底消散,化作万千光点,随风升腾,融入心芽藤的荧光之中。
众人跪地,无声啜泣。
但从那天起,归心驿的夜晚再未真正黑暗过。心芽藤的光芒比从前更亮,且每逢月圆,总会有一朵奇异的白花悄然开放,花瓣中心碧绿如玉,随风轻颤,洒下点点荧光,渗入泥土,滋养新生。
人们说,那是云漪的化身,仍在守护这片土地。
又三十年,世界早已不同。理序塔成了博物馆,情感禁令被视为荒诞史,而“画圆”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基本礼仪??新生儿诞生,家人围圆祝福;学子毕业,师生共绘同心;临终时刻,亲友牵手成环,送其安详离去。
而在新一代孩童的认知里,“云漪”只是一个温柔的传说。可每当他们提起炭笔,认真画下人生第一个圆时,总有老师轻声提醒:“要画得完整些,因为据说,她最喜欢完整的圆。”
某日,一名小女孩在课堂上提问:“老师,如果我画了很多很多圆,能不能见到她?”
老师微笑摇头:“不能。但她会看见你。”
女孩沉思片刻,低头继续作画。她画得很慢,一笔一划都格外专注。当最后一个弧线闭合时,窗外忽然吹进一阵清风,卷起她的画纸,轻轻拂过讲台,最终停在教室角落的一幅旧画像前??那是云漪年轻时的肖像,据说是根据survivors的回忆复原。
画中女子嘴角微扬,眼中似有星光。
风停后,画纸缓缓展开,露出背面一行稚嫩字迹:
“姐姐,我今天画了第一个圆。
我想告诉你,我很勇敢。”
同一时刻,归心驿的老树再次开花。
守园人抬头望去,只见漫天星辰忽然排列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圆,横跨夜空,久久不散。
他知道,那是世界的回应。
也是她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