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46章 太子之位你做到头了(第1页)

第646章 太子之位你做到头了(第1页)

景王转身要走,对长公主拱手道:“姑姑,时辰不早,侄儿告退了。”

长公主冷笑:“恒儿,你身体不好,有些事就不要劳心劳力了,免得连累自己。”

景王面不改色,微微躬身:“姑姑所言,侄儿铭记于心。”

说罢,他侧眸对许家人说:“天色已晚,怕你们找不到昭武王的位置,本王在外面等着给你们指路,尽快派一辆马车来。”

大房大夫人最先回过神:“是,殿下,我们这就安排……丁管家!快些叫人套马车。”

大夫人话音刚落,长公主。。。。。。

溪水潺潺,蓝光渐隐。少女掌心的晶体温润如玉,却隐隐跳动,仿佛仍有生命在其中呼吸。她指尖微颤,不敢松开,生怕这突如其来的奇迹只是一场幻梦。可那声音??温柔、坚定、穿越了生死与岁月??仍在耳畔回响:“轮到你了。”

她叫林小满,是镇上林家旁支的女儿,自幼父母双亡,靠替人洗衣为生。她不识字,却记得祖母临终前一遍遍教她唱的歌谣:“昔有女子名阿星,手持短刃照幽冥;百代沉冤无人问,一炬焚心天地明。”那时她不懂,只觉这调子悲凉得让人心头发紧,如今想来,竟似预言。

她低头凝视晶体,忽然发现它表面浮现出一行细小文字,如水波般流转:

>“守夜未尽,火种不灭。持此心者,即为继承。”

她心头一震,猛地抬头,四顾无人,唯见山色苍茫,麦浪起伏。风过处,仿佛有无数低语随风而至,细碎却清晰,像是三百六十个名字在轻轻呼唤。

她不知自己为何被选中,也不知“守夜人”究竟是谁。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命已不再属于自己。

***

京城,十年后的春日,宫墙内外早已换了人间。

《真相法案》推行已历八载,档案库向民间开放,史馆重修,数百卷《英名录》陆续刊印,百姓争相传阅。每年“记忆日”,全国鸣钟十二响,万人齐诵无名烈士之名,连孩童都能背出沈清漪、赵二牛、白芷等人的事迹。阿星的故事被编入蒙学课本,画像悬于学堂正堂,题曰:“以身为烛,照破长夜。”

然而,太平之下,暗流未止。

许氏宗族虽被削爵贬为庶民,但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私底下仍称“旧制不可轻废”,更有宗室子弟密谋复辟,欲重启“安定之祭”,重立伪神以镇民心。他们不信什么“记忆核心”,只信权力需以恐惧维系。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皇帝李昭,依旧活着。

他并未死去,而是被囚于冷宫深处,每日以铁链缚身,口中塞木,双眼失明。可每逢月圆之夜,他仍会突然坐起,用沙哑嗓音喃喃:“我不是许文远……我不是……可我做了他的事……我也是共犯……”

太医说他体内有异物寄生,似魂非魂,似灵非灵,查无可查,治无可治。唯有观星井的残片被埋于宫外七里坡下,每逢雷雨便发出幽蓝微光,仿佛仍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朝廷上下讳莫如深,唯恐再启祸端。

***

林小满没有留在小镇。

那夜之后,她将晶体藏于贴身布袋,背上行囊,独自踏上北行之路。她不知目的地,只依稀记得歌谣最后一句:“北岭雪峰藏古灯,归来不必问归程。”

她一路乞讨行走,饿了吃野果,渴了饮山泉。途中遇匪,险些被掳去为妾,却在危急时刻,怀中晶体忽发强光,匪徒瞬间僵直,眼中闪过无数碎片记忆??有他幼时被征为童兵,有兄长战死边关,有家人因“叛国罪”株连九族……他跪地痛哭,放她离去。

自此,她明白这晶体不仅能唤醒死者,亦能刺穿生者的谎言。

三个月后,她终于抵达北岭。

山雪皑皑,洞口已被石碑封住,上书“第十一代守夜人阿星殉道之处”。碑前香火不断,偶有百姓前来祭拜,留下姓名牌与家书,诉说冤屈或感恩。一名老道士守在此地,自称陈七弟子,专司记录新增铭记之人。

林小满上前叩首,低声报上姓名。老道士抬眼打量她片刻,忽神色剧变,颤声问道:“你身上……可带着什么?”

她犹豫片刻,取出晶体。

老道士扑通跪下,老泪纵横:“终于……终于等到你了。师父临终前说,‘火种会自己找人’,我不信,可今日我信了!”

他颤抖着从怀中取出半卷残简,正是《辨伪录》最后一册,沈砚亲笔所书,尚未传世。

“这是留给下一位守夜人的遗训。”他说,“你若能读,便是天命所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