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44章 趁机杀了许靖央的家人(第1页)

第644章 趁机杀了许靖央的家人(第1页)

刀剑碰撞声、喊杀声、垂死哀嚎声震耳欲聋。

火把摇曳,将这片宫门前的修罗场映照得忽明忽暗。

尸骸枕藉,血流渐渐汇聚成溪。

而那戴着银色铁面的身影,便是这片血色炼狱中最醒目的存在。

她策马如风,每一次挥剑,必定见血!

所过之处,竟硬生生在密集的敌阵中,闯出一道空地来!

东宫侍卫前仆后继,却无人能挡其锋芒。

长枪刺来,她侧身避过,剑锋顺着枪杆滑上,持枪者五指齐断!

那冰冷的铁面,那令人窒息的杀戮手法,这些没上过。。。。。。

雪未停,风愈紧。北岭山洞外,松枝压断之声不绝于耳,像是大地在低语某种古老的密语。阿星伏案于石台之上,手中竹简已写满三卷,字迹工整如刻,墨色沉稳,仿佛不是用笔写出,而是以血骨一笔笔拓印而成。沈砚守在一旁,将昨夜熬制的药汤轻轻搁在她手边,低声说道:“你已两日未眠。”

阿星未答,只抬手抚过竹简上“第十一代”三字,指尖微微发颤。这不是简单的传承名录,而是一份誓约??一份以命为纸、以魂为墨的生死盟书。她知道,从写下第一行起,自己便不再是那个躲在书院讲堂中执笔录史的女子,而是真正接过了母亲林晚舟未曾完成的使命:点燃火种,唤醒长夜。

“你知道最可怕的不是遗忘。”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风穿岩隙,“是人们明明记得,却选择闭口不言。”

沈砚沉默片刻,道:“就像如今朝廷允许民间保留《英名录》,却不准提‘真相司’旧事;允许祭奠亡者,却不准追问他们为何而死。这叫‘宽仁’,实则是在伤口上盖一块红布,让人看不清血流成河。”

阿星点头,目光落在洞壁悬挂的粗麻布上。那上面第一个名字“林晚舟”已被岁月浸染得微微发褐,可每一个笔画都仍清晰如初。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那一幕??烛火摇曳,屋内无他人,唯有她跪在床前,听母亲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孩子,别信他们给你的答案。真正的历史,不在金殿玉册里,在人心深处,在不肯闭眼的夜里。”

那时她不过十二岁。

如今,她已是守夜人第十一代传主,而敌人,早已换了面孔。

陈七踏雪归来,斗篷覆满冰霜,脸色凝重。他抖落肩头积雪,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交到阿星手中:“京城里传来消息,太子李昭病倒了。”

阿星眉峰微动:“病?”

“高烧不退,神志昏聩,御医束手无策。”陈七低声道,“更怪的是,每至子时,他必惊坐而起,口中反复念叨一句话:‘我不是……我不是他……’”

沈砚猛地抬头:“他在说什么?”

“不清楚。”陈七摇头,“但宫中已有传言,说是许文远的魂魄附体,来索命讨债。更有太监听见他在梦中呼唤一个名字??‘白芷’。”

空气骤然一滞。

白芷,正是十年前被选为“容器”的少女之一,年仅十六,因拒绝献祭仪式而遭剜心取骨,尸体焚于观星井畔。她的名字,至今仍刻在三百六十座无名碑最边缘的一块上,风吹雨打,字迹却始终未褪。

阿星缓缓闭目,脑海中浮现出那夜火光冲天的场景??书院藏书阁化作灰烬,百姓奔走呼号,而她在逃亡途中回头望去,只见火焰之中似有无数人影浮现,静静注视着这片土地。其中一人,穿着素白衣裙,面容模糊,却向她伸出手,唇形分明是两个字:**救我。**

她一直以为那是幻觉。

现在想来,或许并非如此。

“这不是病。”她睁开眼,语气冰冷如铁,“这是‘归墟反噬’。”

沈砚呼吸一紧:“你是说……李昭体内,真的有‘容器’残留?”

“许文远虽死,但‘容器计划’从未真正终结。”阿星站起身,走到洞中深处一处石龛前,掀开遮蔽的兽皮,露出一方残破铜镜。镜面斑驳,映不出人影,唯有中央一点幽蓝微光缓缓流转。“当年七十二位无辜者被炼成‘活容器’,他们的意识并未消散,而是被封入地脉,成为维系‘伪神祭坛’的能量源。若有人强行继承其权柄,便会承受他们的怨念与记忆侵蚀??这就是‘归墟共鸣’的真正含义。”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李昭废除真相司、销毁《英名录》,表面是推行新政,实则是试图斩断因果。可他忘了,有些债,不是一道诏书就能抹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