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首批500首重建作品非商业授权】
【启动“声骸艺术联盟”招募通道】
消息同步推送至国际唱片协会(IFPI)、CreativeCommons组织及多个开源文化平台。不到半小时,全球超过两百名独立创作者申请接入“声骸计划”,其中包括冰岛实验音乐人EliraJónsdóttir、东京地下戏剧导演森田和也,以及一位匿名用户??IP地址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座小学。
陈砚舟特意放大那个节点。
“看到了吗?”他对身旁的技术主管说,“有人在用卫星网络上传一段维吾尔族民谣采样,标注是‘献给母亲的声音’。”
技术主管低声问:“我们要收吗?”
“当然。”陈砚舟笑了,“这才是‘去中心化’的意义。明星不该只属于聚光灯下的人,也该属于每一个想唱歌的灵魂。”
---
下午三点,首都广播大厦。
《乐评前线》直播间内,主持人李牧正准备录制最新一期节目。他是业内最敢说真话的乐评人之一,曾因直言某顶流歌手假唱被全网围攻三个月。
助理匆匆跑进来:“老师!刚收到一份匿名资料包,说是关于Luna声源的真实来源。”
“又是爆料?”李牧皱眉,“现在网上什么版本都有,周予安诈死、AI盗录、甚至还有说是外星信号合成的。”
“但这回不一样。”助理递过平板,“里面有原始录音比对报告,还有……一段从未公开的采访视频。”
李牧点开文件。
画面晃动,背景是一间简陋的地下室录音室,时间显示为2014年1月。镜头前坐着一个戴着口罩的男人,声音沙哑:“我是周予安。这不是遗言,而是交代。车祸后我确实失去了发声能力,但大脑完好。陈砚舟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尝试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创作??用我的声音数据训练AI模型,让它替我说话、唱歌。”
他摘下口罩,露出严重变形的喉部疤痕。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背叛艺术。但我记得十八岁那年,我在天台上对着星空发誓:只要这个世界还需要一首真诚的歌,我就不会真正沉默。”
视频结束。
李牧坐在原地,良久不动。
导播小心翼翼问:“还录吗?”
“录。”他声音颤抖,“而且这一期,我要现场连线陈砚舟。”
---
与此同时,Luna的全息演唱会筹备已进入最后阶段。
国家数字演艺中心,这座可容纳万人的环形穹顶剧场,今晚只开放三千席位,全部通过“声纹认证”抽签获得??参与者需上传一段自己演唱的歌曲,系统筛选出最具情感表达力的声音持有者。
苏念亲自监督舞台搭建。全息投影阵列覆盖整个半球空间,配合重力模拟装置,观众将能“触摸”到歌声具象化的光影粒子。
“物理反馈系统调试好了吗?”她问工程师。
“完成了。”对方点头,“当Luna唱到高潮段落时,空气中会产生轻微震动波,类似低频共鸣,心理学测试显示能引发83%人群的泪腺反应。”
苏念看了眼时间:17:48。
还有两小时十二分钟。
她打开加密通讯频道,接通林晚秋。
“人都到位了吗?”
“嗯。”林晚秋站在剧院后台,目光扫过角落里的那扇暗门,“周予安的全息信号接入稳定,他本人将在开场前三分钟接入主控链路。另外,我已经通知媒体组,一旦维谷或天火采取强制干预措施,立刻发布‘灰鹰’那份文件的完整版。”
苏念沉默片刻:“你觉得他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