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在70年代当乘务员 > 220230(第14页)

220230(第14页)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敞着大门的习惯,后来被烦的开始关门了。

云穆清见席于飞去躺着了,忙不迭的把脸上的东西拿下来,去卫生间洗干净,“知道,你的都换了?”

“单位给集体换的,”席于飞翻了个身,看着云穆清钻进被窝,伸手自然的搭在对方腰上,“明天我休息……”

云穆清眼睛一亮,“明天我也休息。”说完,反手就关了灯。

两个第二天都休息的人一觉睡到十点多,不过云穆清起来之后吃了饭就去工地了。

过俩月就是京城这边举办第一次亚运会的时候,他那个工地距离会场比较近,上面要求最近要抓紧。

家里仍旧静悄悄的,虽然是个假期,不过席家产业不少,放假了也都去帮忙。

上岁数的老人要么出去遛弯,要么就去前面的中介所了。

那里现在简直就是个中老年八卦消息集中站,每天都坐着不少老头老太太。

虽然闹腾了点儿,但也有好处。方圆不说百里,但十里房源基本都集中过来了。

八零年九零年都是出国热,这时候的欧美被知了们夸的天上有地上无,就连月亮都比国内圆,而且满地都是钱,随随便便就能成为大款。

吸引的不少国内人出国,就是那种卖地卖房子也要出国的。

席家因此收了不少房子,转手又往外租,每个月都有不少进账。

以前人们都觉得租房子比买房子划算,因为房子都是单位的,根据房子大小一个月租金一块到五块不等。而买一间房子至少两百块,够租好多年了。

但现在租房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从一两块变成了一二十。以前两百块的房子更是翻身成了两千多块!

很多年轻人结婚不想跟家里人挤着住,就想买房子。但两百的时候不买,如今两千块了,就开始着急了。

楼房价格也十分夸张,一套两居室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五六万,据说还得涨。

席于飞心说现在五六万都是便宜的,再过几年,五六万连个厕所都买不起。不过四合院的价格还不算太夸张,最便宜的一间倒座房两千块,正房一间五千块,整个院子下来也就是几万块,虽然比八零年翻了将近十倍,但仍旧属于便宜房子。

不过现在大家都流行什么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楼房比平房受欢迎多了。

等亚运会结束,国家引进大批外商,房价就开始坐火箭了。尤其是二环内的平房四合院,因为拆了好多,留下来的院子价格直接奔上千万。

曾经有个笑话,说一对夫妻在四合院价格长到几百万的时候把房子卖了,出国赚大钱。赚了几千万回来发现,房子也跟着长到了几千万,而且有价无市,不好买了。

曾柳华也发现了房子涨价快这件事了,压根用不到儿子提醒,只要有合适的,她就买。如今手里攥的房产,比云家还要多,这就是自家的底气,有了这些房子,家里儿子闺女出门腰杆子都是硬的。

席于飞出了门,看见有人在自家门口张望。

见他出来连忙问这个院子是不是可以开放观赏的,席于飞都无语了,指了指旁边的牌子,“私家院落,禁止入内。”

“真的假的?这么大的院子,是私人的?大杂院?”那人有些不依不饶,“这不是以前的老院子吗?听说之前住过贝勒。”

席于飞不耐烦,“住过王爷如今也是私家的。”他落了锁,推了自行车走了。走出老远去回头看,那几个人还趴在他家大门上,透着门缝往里面瞅呢。

简直有病。

古玩店里人变多了,张大嘴请了不少老师傅过来当掌柜的,他自己就在后院,跟一些老人们侃大山。

主要是他岁数也不小了,快六十了,不想出去折腾。

去各地收老玩意的已经成了他徒弟和儿子,只有拿不准的才会打电话让他过去掌掌眼,否则压根劳动不了小贝勒大驾。

“听说了吗?”见席于飞来了,张大嘴亲自泡了一壶好茶,“潘家园那边的旧货市场,说是要改成古玩市场。到时候咱家去那边开店吗?”

席于飞道:“你忙得过来就去呗,人多流量大,你们整的那些工艺品也好往外卖。”

张大嘴嘿嘿直笑,“主要是旁边老朱说打算过去开个店,他家有个窑。”

席于飞懂了,是做假瓷器的。

古玩这一行,水太深了。就算是张大嘴和一些资深的老师傅,偶尔都会被打眼。

不过他家好东西也多,这两年在古玩圈子里已经有了不小的名号,很多人想要淘什么好东西,都会过来看看。

之前还有拍卖会的人过来,想让他们出件拍品。

席于飞就把之前翻出来的一张油画交上去了,被一些西方古董鉴定员鉴定为是什么流派里很厉害的一个画家画的,一幅画拍出了两百多万刀的天价。

那时候还不到九零年呢,这件事简直震惊了古玩行业的一大群人。

席于飞也吃了个大惊,让张大嘴赶紧收拾出来一间屋,专门放他那些从国外淘回来的欧美的老物件儿,还请了个懂这个的老师傅帮忙盯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