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千禧:我真不想当大导演 > 第722章 抽象到极致便是值得信赖(第2页)

第722章 抽象到极致便是值得信赖(第2页)

林然走上前,轻声问:“您觉得,这段历史值得被记住吗?”

次仁顿珠点头:“它承载着我们的信仰,也承载着我们的灵魂。”

几个月后,《雪域之影》上线。

这部纪录片以藏戏为核心,讲述了次仁顿珠一生的坚守与挣扎,也展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评论区再次被刷屏:

>“第一次看藏戏,原来每一句唱词都有它的深意。”

>“感谢你们,让我知道了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古老而神圣的戏剧。”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希望它不会消失。”

林然坐在剪辑室里,看着屏幕上的留言,心中一片宁静。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完成了使命。

用影像,留下了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用镜头,守护了一个即将消逝的灵魂。

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林然说道。

阿杰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地图。

“下一个地方,你打算去哪儿?”他笑着问。

林然接过地图,翻开一看,是一片广袤的草原。

“内蒙古。”他说,“我想去看看蒙古族的呼麦。”

阿杰挑眉:“又是少数民族?”

“嗯。”林然点头,“他们的歌声,能唤起草原的回响。”

阿杰笑了:“那你准备好风吹草低见牛羊了吗?”

林然站起身,收起地图,眼中闪烁着光芒:“只要还能拍,我就不会停下。”

####草原之音

林然一行人抵达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时,正值初秋。

草原在风中起伏如海,金黄的草浪随风翻滚,远处是无垠的地平线,近处则是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炊烟袅袅升起,在晴朗的天空下缓缓飘散。空气中弥漫着牧草与牛羊的气息,偶尔传来马蹄踏地的闷响和牧民悠长的吆喝声。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名为“呼和塔拉”的游牧部落。这里住着一位年逾七旬的呼麦大师??巴图孟和。他是如今唯一掌握全套呼麦唱法的人,据说他的歌声能唤起草原深处的回响,让狼群为之驻足,让鹰隼为之盘旋。

林然第一次见到巴图孟和是在一座蒙古包内。

老人坐在羊毛毡毯上,手中握着一只铜制酒碗,神情淡然。阳光透过天窗洒在他古铜色的脸上,映出岁月的痕迹。

“你们是来拍我唱歌的?”他抬头,语气平静。

“是的。”林然点头,“我们想记录您的手艺。”

巴图孟和笑了笑:“手艺?那不是用来录的,是用来传的。”

林然蹲下来,看着他手中的酒碗:“您觉得还有多少人愿意学这门唱法?”

巴图孟和摇头:“年轻人更喜欢流行歌,谁还愿意花十几年时间去练一个声音?”

林然沉默片刻,又问:“那您为什么还在唱?”

老人望着窗外的草原,缓缓说道:“因为这是我父亲教我的。他说,呼麦不只是声音,它是草原的心跳,是我们蒙古人的魂。”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然和团队开始深入记录巴图孟和的生活。

每天清晨,他都会带着他们前往草原深处的一片开阔地,在晨曦中练习呼麦。老艺人身披长袍,站在风中,口中发出低沉而悠远的吟唱。那种声音仿佛从地底涌出,又似来自苍穹之上,层层叠叠,宛如天地交响。

有一次,林然问他:“这些唱法都有什么讲究?”

巴图孟和指着自己的喉咙:“你看这段是‘泛音呼麦’,听起来像鸟鸣;那段是‘双声呼麦’,高低音同时共鸣,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种唱法都有它的来历,都藏着一个故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