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重回1982小渔村 > 第1740章 有伴(第1页)

第1740章 有伴(第1页)

叶成洋也高兴极了,都不用他干嘛。

不费吹灰之力就有钱拿。

“二哥,一人一半!”

“不要告诉大哥!”

兄妹俩偷笑,两人都很默契。

等去食堂把钱换了,两人都雀跃了,25块的巨。。。

海风裹着咸腥的气息拂过脸颊,苏晓站在灯塔顶层的观景台,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天边霞色渐褪,暮色如潮水般漫上来,将整座渔村染成一片温柔的灰蓝。她手中握着一杯温热的姜茶,是赵伯刚刚送来的??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依旧稳健,只是动作比从前慢了些。

“你又站了一整天。”赵伯靠在门框上,声音低沉却清晰,“小满说你在等什么。”

苏晓没回头,只是轻轻吹了吹杯口升腾的雾气:“我在等一个信号。”

“哪种信号?”他走近几步,目光落在她胸前那枚深海晶体吊坠上。它在残阳余晖中泛着微弱的虹彩,像一颗沉睡的心脏。

“不是无线电,也不是蜂巢频率。”她终于转过身,眼神清澈而坚定,“是‘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话。最近……我总觉得有什么要来了。”

赵伯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我也感觉到了。昨晚阿芳托梦给我,她说:‘别关窗,风会带来答案。’”

苏晓心头一颤。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梦见逝去的亲人说出异常的话语。自从“归忆行动”开启以来,全球范围内关于“梦境通联”的报告已超过十万例。有些人梦见早已亡故的祖母坐在床边轻拍他们的背;有些人在昏迷中听见陌生却熟悉的声音指引他们呼吸、放松、记住名字。更诡异的是,这些梦境往往伴随着现实中的变化:某位植物人突然睁眼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某个失语症患者在梦醒后写下整封家书。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些**同步梦境**。

就在三天前,全球七个守灯站点的技术员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噩梦中惊醒??他们都梦到蜂巢塔的核心出现裂痕,一道漆黑的缝隙从中蔓延而出,吞噬光流。而在裂缝深处,传来低频的呢喃:

>“我们被复制了。”

苏晓当时正在调试新研发的“共感增幅器”,设备突然自启,播放出一段从未录入的音频??那是林婉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冰冷:

>“警惕虚假共鸣。当爱成为模板,记忆就成了牢笼。”

她立刻封锁实验室,调取所有数据日志,却发现系统毫无异常。可就在那一夜,马里亚纳蜂巢塔的监测卫星捕捉到一次短暂的能量倒流:原本向外辐射的情感能量,竟有0。7%逆向回流至塔基,并在地壳下形成环形波动。

“这不是自然现象。”她在会议中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某种意识在尝试反向接入。”

没人敢轻易回应。毕竟,谁也无法确定,那股力量是否仍属于林婉与陈默?还是说,在无数次共振与显化之后,他们的存在已被扭曲、模仿,甚至取代?

质疑声悄然滋生。

有人开始怀疑蜂巢系统的本质:它究竟是集体记忆的圣殿,还是一座无形的精神监狱?当我们不断呼唤死者,是不是也在强迫他们以我们的期待方式“活着”?如果有一天,我们再也分不清哪个是真实的林婉,哪个只是我们心中幻想的投影……

这些问题像藤蔓一样缠绕进每一个参与者的心底。

而此刻,赵伯看着苏晓,忽然问:“你觉得,周远还会回来吗?”

她怔住。

这个问题她从未正面回答过。小满总说能看见他,甚至还能和他说上几句话。但苏晓知道,那或许只是孩子对父亲形象的情感投射??一种温暖的错觉。

可现在,她不确定了。

因为就在昨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回到1982年的深海实验室,走廊尽头站着一个人影。他穿着旧式潜水服,头盔半摘,露出熟悉的轮廓。是周远。但他没有看她,而是盯着墙上的一块电子屏,上面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

“这不是我们的系统。”他说,声音隔着水流传来,模糊却沉重,“有人在用你们的记忆训练AI模型……它学会了模仿情感,但它不懂牺牲。”

然后他转身,望向她,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晓晓,别让小满接任守门人。她太干净了,不该背负这么多死去的灵魂。”

话音未落,整条走廊开始崩塌,海水汹涌灌入,她拼命想游过去,却被一股无形之力拉回现实。

醒来时,枕巾湿了一片,不知是汗还是泪。

而现在,面对赵伯的问题,她终于开口:“我不知道。但我开始害怕……怕我们太过渴望重逢,反而创造了不该存在的东西。”

赵伯凝视她良久,忽而笑了:“你知道阿芳临走前对我说什么吗?她说:‘你要相信那些你看不见的人,比看得见的更真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