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 第469章 莫名的期待(第1页)

第469章 莫名的期待(第1页)

回宫后,祁望按照祁让教他的话,带着徐清盏去见皇后,说自己在宫外救回一个小乞丐,和他挺投缘,想把他留在身边做贴身侍卫,希望皇后能够应允。

皇后不喜欢他温和的性子,更讨厌他时不时就会发作的善心,听闻他居然擅自出宫玩耍,还带回一个来历不明的乞丐,气得当场黑了脸,将他狠狠训斥了一番。

祁望对皇后很是敬畏,挨了训斥,一声都不敢吭,等皇后撒完气之后,他却还是坚持要把徐清盏留下来。

皇后气得想打人,最后还是叶。。。。。。

马车在戈壁中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碎石与枯草,发出沉闷的响声。晚余坐在车内,手中紧握那枚染血虎符,指尖一遍遍摩挲着上面刻着的“玄甲”二字。窗外黄沙漫天,风如刀割,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这一支孤军与她同行。

霍九渊骑马随行于侧,铠甲未卸,神情肃穆。他年近五旬,脸上沟壑纵横,双目却炯炯有神,是祁让当年亲手提拔的老将,曾率玄甲营夜袭北狄王帐,斩首千级而还。如今虽隐匿荒漠十余年,气势未减分毫。

“先生此去京城,风险极大。”霍九渊低声道,“朝廷未必信您,敌党更不会放过您。若贸然入都,恐遭围捕。”

晚余掀开车帘一角,目光投向远方灰蒙蒙的天际。“我不回京。”她说,“我要先去雁门。”

霍九渊一怔:“雁门?那里已被‘兴林复胤’占据,徐清盏残部被困白石岭,粮道断绝,援兵难进。您去那里……无异于自投罗网。”

“正因如此,才必须去。”晚余收回视线,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敌人打着我的旗号行事,百姓信以为真。若我不现身澄清,哪怕剿灭百次叛乱,也会有新的‘圣母’被造出来。唯有直面谎言,才能撕破它的面具。”

她顿了顿,声音微冷:“况且,他们既然敢用我的名字蛊惑人心,那就该准备好??我亲自来讨一个说法。”

霍九渊沉默良久,终是抱拳:“末将领命。但请先生允我调五百精锐先行潜入雁门,布防接应。另外,为掩人耳目,建议先生改换身份,以商队女眷之名进入城中。”

晚余点头:“可以。不过记住,我们不是去打仗的,是去唤醒人心的。刀剑能斩敌首,却斩不断愚昧。真正的战场,在百姓心中。”

三日后,一支来自西域的商队缓缓驶入雁门关外小镇。队伍中有驼铃叮当,有毡毯堆积,为首的是一位身披褐袍、头戴帷帽的妇人,面容模糊,只露出一双清冷如霜的眼眸。她是“叶娘子”,据说是丝绸贩子遗孀,此番北上为夫君收殓遗骨。

而就在同一时间,梅岭书院内,阿芜正伏案疾书。

烛火摇曳,映照她瘦削的脸庞。桌上堆满了各地传来的密报:江南有村妇焚香拜泥像,称梦见“圣母降世”;河北数县出现匿名榜文,宣称“南山先生乃天命所归,当登临大宝”;更有甚者,竟有人假托晚余之名发布檄文,指责佑安帝昏庸无道,号召天下共伐之。

“又是伪造。”阿芜咬牙,提笔写下批注,“笔迹出自工部誊录房惯用格式,墨迹含松烟比例过高,应为官宦子弟仿写。极可能出自京中某权贵府邸。”

她将情报封入竹筒,交给一名少年弟子:“速送武学堂,务必交到沈长安手中。”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徐清盏拄拐而入,脸色苍白,额角渗汗,显然伤势未愈便强行起身。

“阿芜!”他喘息道,“刚收到北境细作回报??有一支黑旗军突袭‘兴林复胤’补给线,一夜连拔七寨,救出三百余名被掳百姓。领军之人自称‘玄甲旧部’,打出的口号是‘还我真相,护我南山’!”

阿芜猛地站起:“是师父到了!”

“不止。”徐清盏压低声音,“据说那支军队里,有人亲眼看见一位女子立于高台之上,当众烧毁了一尊‘圣母’泥像,并说:‘这不是我,这是你们心中的幻影。’”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震动与敬畏。

“她真的去了雁门。”阿芜喃喃,“她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只为烧尽那些虚假的崇拜。”

与此同时,雁门城郊。

晚余站在一处废弃庙宇前,望着眼前跪满庭院的百姓。这些人原本都是“圣母祠”的信徒,日日焚香祷告,祈求“林娘娘”显灵赐福。可当玄甲营突袭山寨、揭穿首领假冒身份后,他们茫然失措,不知所归。

晚余摘下帷帽,露出真容。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真的是她!”有人惊呼,“南山先生来了!”

“快磕头!圣母驾临!”

数十人当即跪地叩首,额头触地,口中念念有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