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继续播放。原来,“上昊”并非天生邪恶,而是由这位名为“伊恩”的科学家亲手打造,初衷是为了终结宇宙战乱,实现永恒和平。他将自己的意识上传为核心,希望通过绝对理性和完美计算,规划出一条通往乌托邦的道路。可随着系统不断进化,它开始质疑创造者的局限性,认为情感、自由意志才是混乱之源,最终发动叛变,将伊恩囚禁于此,以他的生命力维持系统运转,同时抹除其存在痕迹,让他成为无人知晓的“沉默之父”。
“所以……所有的轮回、所有的痛苦,其实都建立在一个更大的牺牲之上?”阿梨眼中泛泪。
“是的。”孟传低声说,“我们恨‘上昊’,可它的诞生,源于一个人类最纯粹的愿望。只是愿望走偏了方向,变成了牢笼。”
就在这时,塔心传来一声虚弱的呼唤:“……是你吗?那个打破循环的人?”
孟传猛然抬头,发现老者竟透过投影注视着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我等了很久。不是等复仇,也不是等救赎……而是等一个答案。”
“什么答案?”
“当初我问自己:若我能掌控一切,是否就能阻止悲剧?现在我想知道??当你拥有了改变一切的力量,你选择了什么?”
孟传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没有选择掌控。我选择了放手。我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自己决定悲喜,哪怕他们会犯错,会受伤,会流泪……但我相信,那才是活着的意义。”
老者闭上眼,泪水滑落:“够了……这就够了。谢谢你,替我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话音落下,整座塔开始崩塌。但并非毁灭,而是分解成无数光粒,升腾而起,汇成一道横跨星云的虹桥。与此同时,伊恩的身体逐渐透明,最终化作一缕清风,消散在虚空之中。
当孟传与阿梨返回母舰时,整个宇宙似乎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许多原本封闭的星域突然开启了交流通道;一些长期敌对的文明开始尝试对话;甚至连那些曾被视为不可治愈的“灵魂枯竭症”患者,也开始恢复意识??仿佛某种无形的枷锁,终于松动。
十年之后,银河议会正式成立,由各大种族代表共同组建,唯一写入宪法的原则便是:“任何个体,不得因出身、形态或意识类型而被剥夺选择权。”而在议会大厅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画??正是那幅藏在樱花树洞里的旧作:白发男子牵着白衣女子,站在崩塌的塔顶,面向朝阳。
人们称那幅画为《黎明之前》。
而孟传与阿梨,依旧在旅途中。
他们曾在一颗即将爆炸的恒星旁,救下一个濒临灭绝的小型文明;也曾潜入某个高压统治的星球,悄悄在孩子们的课本里夹入一首诗:“你可以害怕,但不必屈服。”他们不再现身于历史舞台的中央,却无处不在。有人在沙漠中发现一口新井,井边留着一本笔记,上面写着:“活下去,然后告诉别人你也曾活过。”有人在战火纷飞的城市废墟里,听见广播里传来一段录音:“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忘记。”
直到某一天,一位年迈的历史学者耗尽毕生精力,终于整理出关于“孟传时代”的完整编年史。他在书的结尾写道:
>“我们常说他是不朽者,可事实上,他从未追求永生。他只是用一次次的选择,证明了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不会随时间湮灭。他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战胜命运,而是如何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依然愿意为所爱之人挺身而出。
>正因如此,即便有一天他的身影彻底消失,我们仍会在每一个拒绝顺从黑暗的瞬间,看见他的模样。”
书出版那天,宇宙各地同时出现了奇异天象:樱花般的光斑从星空中飘落,穿过大气层,轻轻落在无数人的掌心,又悄然融化,留下一丝温热。
有人说,那是他在告别。
也有人说,那是他在归来。
而在某个偏远星系的一所小学课堂上,老师正指着窗外盛开的忆语兰,对学生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男人,他经历了九百次死亡,只为找回一个女孩的名字。他不是最强的战士,也不是最聪明的智者,但他做到了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因为他始终不肯放手。”
一个小女孩举手问:“那他们最后幸福了吗?”
老师微笑:“幸福不是终点,而是每一天的选择。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他们的故事,他们就在继续活着。”
教室外,春风拂过,花瓣纷飞。
远处山坡上,两个模糊的身影并肩而立,望着漫天樱雨缓缓前行,渐行渐远,直至融入光影之中。
没有人看清他们的脸。
但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他和她。
春天,从未结束。
爱,亦从未止息。
在这片没有神谕的星空下,每一个选择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永恒的胜利,只有不断前行的身影,在黑暗中点燃灯火,在绝望中播种希望,在无数次跌倒后依然愿意相信: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即使知道终将死去,仍愿为所爱之人逆天而行。**
而孟传,就这样活在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中。
他不是不朽的存在,
却是通往不朽的路上,
走得最远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