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344章(第1页)

第344章(第1页)

第344章

“什么?!”李科长差点跳起来,他坚决反对,“这比燕京文艺还高,不行,绝对不行!”

“因为值得。”朱盛昌从公文包掏出一摞剪切下来的报纸,“这些是全国各地报纸上刊载的读者写给胡为民的信,我特意剪切收集起来。同志们,你们想听听群众的呼声吗?”

卫君怡道:“挑一封读者来信念给大家听。”

朱盛昌点点头,拿起那摞剪切过的报纸。

最上面一张刊载的读者信来自晋地某乡村教师,字迹工整,前面照例夸奖一番小说,真正值得重视的是末尾:“。。。。。。《孩子王》我读了七遍,每遍都哭。求问哪里能买到此书单行本?我想买过来,什么时候撑不住了,拿出来看。”

“相似的读者来信还有很多,结尾都是想要买单行本。”

总编辑卫君怡盯着那封信看了很久,突然拍板:“就按老朱说的办!再加一条——首印十万册,封面好好研究研究。”

散会时,朱盛昌落在最后。

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紧张:“为民,这次为了你,我可是把职业生涯都押上了。”

。。。。。。

差不多同一时间,张德宁坐在编辑部的会议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大腿。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会议室的灯依然亮着,照得她面前那份《孩子王》单行本出版预算表格外刺眼。

“首印五万册,千字十块,印数稿酬按4%。。。。。。”财务科的老周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迟疑,“德宁啊,这个条件是不是有点太激进了?”

燕京出版社的总编王振山皱着眉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孩子王》确实带动了杂志销量,但单行本和杂志是两码事。读者已经看过连载了,还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书?”

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年初印数稿酬恢复后,有出版社尝试过,最后自然是折戟沉沙。

王振山作为出版社总编辑,要考虑的太多,不能不谨慎。

张德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总编,我们做过市场调研,《孩子王》的读者粘性极高,很多人反映愿意收藏单行本。而且——”她翻开笔记本,“胡为民的读者群体不仅仅是文学爱好者,还包括教师、知青群体,这些人对作品的认同感极强。”

“可万一销量不及预期呢?”发行科的李主任插话,他还是不认可,“印数稿酬是按实际销量算的,如果卖不动,我们社里就得承担额外成本。”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张德宁能感觉到,原本支持她的几个编辑也开始动摇。

她咬了咬牙,决定再下一剂猛药:“总编,如果我们现在退缩,人文社会立刻顶上。他们可是开出了比我们更高的条件——基础稿酬千字十块,印数稿酬4%,首印八万册。”

“什么?!”王振山猛地坐直了身子,“他们疯了吗?”

“他们没疯,他们只是比我们更敢赌。”张德宁的声音低沉下来,眼中更是带着一丝焦急,“胡为民不是普通作家,他的作品有长期价值。《孩子王》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她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如果我们现在犹豫,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未来可能成为标杆的作家。”

“毕竟,我们的对手可是人文社啊!”

是啊,人文社。国内数一数二的出版社,也是他们追赶的目标。

财务科的老周叹了口气:“德宁,你说得也许是对,但也要考虑客观条件,社里的资金压力。。。。。。”

“我们可以降低首印数量,但印数稿酬比例不能比人文社低。”张德宁头脑灵活,迅速调整策略,“先印三万册试水,如果市场反应好,立刻加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