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万国之国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腓特烈一世的如意算盘(第2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腓特烈一世的如意算盘(第2页)

“这就是代价。”林昭低声说,“每一个被唤醒的记忆,都在质问我们:当初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远处传来钟声??不是实体的钟,而是某种共振波,在空气中震荡出清晰音阶。机械鸟突然发出一声尖锐鸣叫,展翅冲向天空。紧接着,全球各地的共忆驿站几乎同时报告异常:东京的老人开始背诵纳粹集中营编号;开罗的图书馆古籍自动翻页,显露出隐藏夹层中的名单;冰岛火山口喷发的烟尘中,浮现出一行燃烧的文字:

>“我们忘了,但我们活了下来。”

苏娅站起身,眼神渐定。

“我不否认那段历史的存在。”她说,“但我也不认为揭露就能带来治愈。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让记住的人不被吞噬,让遗忘的人不被审判。”

林昭点头:“所以你需要召集‘叙事议会’的紧急会议。不只是使者,还要邀请那些曾接受‘静默协议’治疗者的后代。让他们共同决定:这卷记忆,是否公开。”

“可他们会害怕。”苏娅望着深渊,“就像当年的人一样,宁愿麻木也不愿清醒。”

“那就给他们选择权。”林昭将铁盒合上,递给她,“这才是新秩序的意义。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守护’,而是自下而上的‘共担’。”

两人沉默伫立片刻,直至晨曦初露,雾散崖现。岩壁上的刻痕在微光中愈发清晰,竟组成一首诗:

>“门开两扇,一通光明,一通幽冥。

>行者择路,非善非恶,唯诚而已。”

苏娅伸手触碰诗句,指尖温热,仿佛石头仍在呼吸。

她知道,这不是古人所留,而是“第十三椅”在回应她的挣扎。

三天后,叙事议会在山谷学校的礼堂召开。参与者来自三十多个国家,有心理学家、历史学者、幸存者后代、AI伦理研究员,甚至包括两名曾接受记忆清除技术干预的老人。他们围坐成环形,中央摆放着那卷胶片,以及一台老式放映机。

苏娅站在圆心,手中握着一枚铜钥匙??据说是“言枢之轨”最初的启动装置。

“今天我们不投票。”她说,“我们倾听。每人十分钟,讲述你与‘遗忘’的关系。讲完后,你可以选择是否按下这个按钮。”她指向放映机旁的红色开关,“一旦开启,记忆将向全球直播七十二小时,之后永久存入《共忆纪事》数据库。”

会议持续了整整两天一夜。

一位德国青年说,他的祖父是奥斯维辛医生,家族三代人都在噩梦中挣扎。“我们不是凶手,也不是受害者,我们只是……承载者。现在我想知道真相,哪怕它让我再也无法抬头看人。”

一名日本护士回忆,她在广岛核爆后参与救治,亲眼看到政府销毁辐射病患儿资料。“他们说是为了避免恐慌,可我觉得,那是害怕承担责任。”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巴西原住民女性。她的部落在上世纪被军政府强制迁移,整族记忆被系统性抹除。“我们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歌谣,甚至连祖先的名字都拼不准。但现在,当我梦见森林里的火塘,听见祖母哼唱的调子,我知道??那不是幻觉,那是她们在呼唤我回来。”

当最后一个人说完,全场寂静。

苏娅环视众人,轻声问:“谁愿意按下按钮?”

数十只手缓缓举起。

她没有阻止,也没有催促。而是取出那枚木质鸟哨,放在桌上,然后退后一步。

“由它决定。”她说。

风从窗缝钻入,拂动哨子。它轻轻滚动一圈,最终停在一位小女孩面前??她是参会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八岁,患有选择性缄默症,全程未发一言。此刻,她伸出小手,握住哨子,望向母亲,又看向胶片,然后,踮起脚尖,按下了开关。

放映机嗡鸣启动。

胶片转动,光影投射在墙上。画面模糊晃动,却无比真实:防空洞内,孩子们排成队列,依次走上台阶,接受注射。镜头扫过一张张稚嫩的脸,有的恐惧,有的茫然,有的甚至带着微笑??因为他们被告知,这只是“预防感冒的疫苗”。

旁白响起,是一位女性颤抖的声音:

>“我是艾琳?科赫,柏林音乐学院教师。这是我用藏在钢琴里的摄像机拍下的最后一段影像。明天,我也将接受清除程序。我不知道醒来后会不会忘记女儿的模样,但只要这卷胶片还在,就说明至少有一个人记得这一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