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我在营地附近的岩壁上发现了刻痕。起初以为是自然风化,但当我用手拂去苔藓,赫然看见一行熟悉的字体:
**“我不记得我是谁,但我知道我在等。”**
那是我的笔迹。
不止一处。随着深入,越来越多的铭文浮现。有些是我写过的句子,有些则是完全陌生的内容,却带着我特有的节奏与隐喻。更可怕的是,某些段落竟提前预示了我们将在此地遭遇的一切。
比如:
>“当五人同行而无声,第六人将以影子说话。”
>“水底镜面映不出脸,只照见未出口的告别。”
>“若听见心跳,请捂住耳朵??那是故事在啃噬现实。”
这些不是预言,而是未来被逆向书写。
我终于意识到:静默回廊不仅能囚禁故事,还能扭曲时间。在这里,因果可以倒置,记忆可以先于经历存在。我们正在走入一段已经被讲述过的旅程,只是讲述者……正是我自己。
第十日,我们抵达核心区域。
一座倒悬的宫殿悬浮于峡谷之上,由黑色晶石构筑,通体光滑如镜。它不反射外界景象,反而映出无数交错的画面:有人伏案疾书,突然撕碎稿纸;有人焚烧书籍,火焰中传出哭喊;还有更多人闭嘴摇头,转身离去。
这是“弃稿之殿”。
每一扇窗,都是一个被中断的叙事。
我们攀上陡峭的岩壁,借助矮人石鼓的震动频率探测路径??虽然无声,但地面仍会传递微弱波动。终于,在正门前,我们发现一道裂缝,仅容一人通过。
我率先进入。
殿内空旷,中央立着一根巨大的钟形水晶,内部封存着一团不断变幻形态的黑雾。它膨胀收缩,似在呼吸。四周环绕七块石碑,其中六块分别刻着前任叙述者的名字,第七块……空白。
但当我走近,那空白石碑竟浮现出字迹:
**“此处留予不敢承认失败之人。”**
我浑身一震。
这时,少年突然冲上前,将父亲的羽毛贴在水晶表面。刹那间,黑雾剧烈翻滚,一道声音凭空响起??不是来自耳朵,而是直接刺入神经:
>“你们以为终结就能解脱?”
>“可我们不愿结束!”
>“我们要被读完!要被记住!要有人为我们流泪!”
那是千百种声音的叠加,愤怒、哀求、疯狂交织成网。
水晶开始龟裂。
“快!”抄经僧打手势,“写下它们的名字!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立刻行动。精灵少女用叶汁在墙上书写;矮人用锤子凿刻;盲诗人以指尖划破手掌,用血涂抹碑文;我则跪在地上,一笔一画写下那些被我忽略的小人物:卖灯油的老妪、修桥的独腿工匠、在边境哨塔守望十年的士兵……
每写出一个名字,水晶就裂开一道缝。
当最后一道刻痕完成,轰然巨响贯穿天地??尽管我们听不见。
水晶炸裂,黑雾四散,随即化作无数光点,如萤火升腾,穿过穹顶,消失在虚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