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策:**开言路令**。设立“谏鼓”与“谤木”于城中心广场,凡百姓有冤屈、建议、批评,皆可击鼓鸣冤,或书于木牌悬挂公示。每日午时,由民选言官当众朗读并登记备案,七日内必须回复处理意见。
第二策:**科举报考**。废除门第限制,任何人均可通过考试进入律城各级机构任职。首场试举行当日,万余人冒雨赴考,试题仅为两道:其一,“若你为守城官,遇饥民抢粮,当如何处置?”其二,“请写一封给十年后正平城的信。”
第三策:**账目公晒**。所有财政支出、工程招标、物资调配全部张榜公示,细至一笔墨、一根钉。更有民间自发组织“查账团”,逐项核对账册,发现一处错漏即赏银十两。
短短月余,正平名声远播。邻郡百姓扶老携幼而来,称“此处虽无豪宅美姬,却有说话之地”。就连洛阳士族子弟也开始偷偷报名参加科举报考,有人讥讽曰:“宁做正平一吏,不当洛阳世家郎。”
然而,风暴始终在酝酿。
某夜,林昭正在批阅文书,忽觉心头剧震,手中玉符无故自燃。紧接着,祖祠方向传来一声闷响,如同钟裂。
他疾奔而去,只见铜镜表面浮现蛛网般裂痕,镜中影像不断闪现破碎画面: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崩塌,无数身穿龙袍之人跪地叩首,口中齐呼“正平当立,帝统当废”!
“这是……预言?”秦岳赶到,脸色发白。
林昭摇头:“是干扰。有人正试图通过更高阶的魂引术逆向侵入祖祠系统,制造天命更迭的假象!”
“谁能做到?”
“只有两种人。”林昭沉声道,“一是掌握完整魂引秘术的林家叛徒;二是……能接触皇家祭祀重器的人。”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人??**贵妃**。
翌日清晨,一道密令自皇宫发出:皇帝突发重病,诏令林昭即刻入宫问安,不得延误。
朝野震动。
许多人暗中揣测,这是要趁机擒拿林昭,彻底铲除正平根基。
秦岳劝阻:“此去九死一生,不如暂避锋芒,待民心稳固再图进取。”
林昭却已换上官服,束发戴冠,端坐堂前:“若我躲了,正平就成了逃城。若我死了,至少要让百姓知道,我是为何而死。”
他留下三道命令:一、若三日内无讯息,立即启动“镜火计划”,将祖祠铜镜能量注入地下阵法,引爆隐藏火药库,摧毁军工监所有机密图纸,防止落入敌手;二、十三郎接管听风阁,全面监控宫闱动静;三、所有民议官联署一份《正平宣言》,声明无论林昭生死,律城制度永不可废。
随后,他独自乘车驶向洛阳。
宫门紧闭,侍卫森严。林昭步行穿过重重宫道,沿途不见一名太监宫女,唯有铁甲林立,杀机隐现。
御书房内,皇帝卧于榻上,面色蜡黄,呼吸微弱。贵妃端坐一旁,素衣淡妆,神情哀戚。
“林卿来了。”皇帝勉强睁眼,“朕……怕是撑不了几日了。”
林昭跪地叩首:“臣愿倾尽全力,辅佐太子继位,保江山安稳。”
贵妃忽然开口:“听说正平城已有百姓称你为‘圣人’,更有童谣唱道:‘北斗移位,正平代兴’。林大人,你说……这是祥瑞,还是僭越?”
林昭坦然道:“童谣出自孩童之口,岂能当真?至于圣人之称,不过是百姓感念政策惠民罢了。真正的圣人,应是制定规则而不独占权力之人。”
“好一个‘不独占权力’。”贵妃冷笑,“那你可知,昨夜太庙祭器自行鸣响三声,史官记载为‘天示异象’?又有钦天监奏报,紫微垣偏移,帝星黯淡,辅星耀目?”
林昭心中一凛,面上不动:“天象玄奥,非人力所能尽解。然臣以为,与其迷信星辰,不如相信人心。今日正平十万民众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祥瑞。”
贵妃还要再说,皇帝突然剧烈咳嗽,喷出一口黑血。
林昭惊觉不对,上前探脉,触手冰凉,气血停滞,竟像是中了极阴之毒??**玄冥散**,南疆秘毒,唯有巫族血脉方可炼制。
他猛地抬头:“这毒……与归源教有关!”
贵妃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恢复平静:“大胆!你竟敢污蔑宫中?”
林昭却不退缩,直视她双眸:“柳嬷嬷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