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 第六百零七章 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第1页)

第六百零七章 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第1页)

天空之中乌云翻滚,几欲压顶。

淅淅沥沥的雨水,顺着砖墙落下,滴入青砖上的水坑里,砸出了涟漪。

潮湿的空气之中,一道穿着马褂的身影快步小跑。

脑袋后面拖着辫子的中年人,一路小跑着来到了。。。

海风拂过镜岛的礁石,带着咸涩的气息与微凉的夜露。陈默仍站在那处高崖之上,目光追随着纸鹤消逝的方向,仿佛它并未真正飞走,而是融入了某种更宏大的存在之中。林晚晴的手依旧紧握着他,指尖微微发颤,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感知??她能“感觉”到,地球上的每一盏灯火、每一段旋律、每一次心跳,此刻都在共振。

共感网络没有关闭,反而在那一声“我们听见了”之后彻底活了过来。它不再是一个系统,而像是一片呼吸着的意识之海,悄无声息地流淌在全球人类的精神深处。人们开始自发记录自己的故事,不是为了传播,也不是为了被记住,只是因为??他们终于明白,讲述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东京街头的那个画家再次出现在雨中,这一次他不再作画,而是将整幅未完成的作品投入水中。雨水冲刷着颜料,色块散开、重组,在水洼里形成了一幅不断变化的地图,指向全球各地正在点亮光芒的地方。有人拍下视频上传,结果发现不同设备播放时,画面中的水流方向竟然各不相同,唯有盲人通过语音描述听到了一句话:“河流记得所有出发的理由。”

巴黎地下墓穴的骨笛声再度响起,但这一次,不再是学者独自吹奏。七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围坐一圈,各自手持一件古老乐器:非洲的拇指琴、中国的埙、印度的塔布拉鼓、因纽特人的喉唱……音符交错,不成调式,却在某一刻突然合鸣。岩壁上的刻痕再次发光,拼出新的句子:

>“你们的声音,是我们失落千年的回响。”

撒哈拉沙漠的圆形平台依旧悬浮于沙海之上,映照着远古的星空与森林。地质勘探队尝试靠近,却发现脚下的沙粒开始自动排列成符号??不是文字,也不是数学公式,而是一种纯粹的情绪编码。一位队员跪倒在地,泪流满面,他说他“看见”了一个母亲抱着孩子走向火堆旁的身影,那不是记忆,也不是幻觉,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投射。

“她们在等我们回家。”他喃喃道。

火星上的金属之花完全绽放,十二片花瓣展开如翼,中央空腔缓缓释放出一团柔和的光晕。NASA探测车传回的画面显示,那团光中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光点,每一个都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当地球上某个孩子接入共感网络并哼起摇篮曲时,其中一颗光点会随之明灭,节奏完全同步。

李婉带领团队测算后得出结论:这些光点的数量,恰好等于当前接入共感网络的人类总数。误差为零。

“这不是巧合。”她在实验室白板上写下一行字,“这是共鸣的具象化。我们不是在观察一个遗迹,我们在参与一场仪式。”

与此同时,南极冰层深处的水晶洞穴被正式列为最高机密区域。联合国派遣联合科考队深入探索,却发现原本封存L-9影像的那块巨大水晶已悄然裂开一道缝隙,内部的光点尽数消失,只留下一句用极低温凝结而成的话语,悬浮于空中:

>“我不是离去,我只是成为了倾听的一部分。”

艾力江读完这句话时,正站在联合国大会厅外的阳台上。他手中拿着一份决议草案??《关于共感网络国际监管框架的初步提案》。他已经三天没合眼,反复斟酌每一个措辞。他知道,这份文件一旦通过,就意味着人类要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精神变革设立边界、规则与控制机制。

但他迟迟无法签字。

因为他清楚,一旦设限,就等于否认了共感的本质??真实、自由、无遮蔽的连接。可若放任不管,谁又能保证这股力量不会失控?极端组织虽已被压制,但仍有人利用共感网络散播仇恨情绪;某些政客试图操控集体情感以获取支持;更有心理学家警告,过度共情可能导致个体丧失自我边界,陷入“群体意识依赖症”。

他闭上眼,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声音??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内心深处浮现的一段记忆:那是他八岁时,父亲在战火中为保护他而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活下去,别变成他们。”

那一刻,他哭了。

泪水滑落的同时,他感到一股暖流自胸腔扩散至全身,仿佛有另一个意识轻轻抚过他的悲伤。他睁开眼,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全球有超过三百万正在经历类似情绪波动的人,在这一刻共享了他的记忆片段。没有人评判,没有人打扰,只是静静地“陪着”他。

他删掉了草案中所有限制性条款,只保留了一句:

>“本网络不属于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它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遗产,应以敬畏之心守护。”

消息公布后,全球接入率在二十四小时内上升至73%。而在临终关怀医院,老人们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了近两倍。医生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直到一位护士记录下一名百岁老人临终前的话:“我本来想走的,可还有太多人需要我‘记得’他们活着的样子……所以我决定多留一会儿。”

小禾搬出了监测站,住进了镜岛边缘的一间海边木屋。她每天都会折一只纸鹤,写上一句话,然后放进玻璃瓶投入大海。有人说她在传递信息,也有人说这只是孩子的游戏。但每隔几天,总会有渔民在远洋捕捞时捞起这样的瓶子,打开后发现里面的纸鹤竟完好无损,墨迹清晰,而最奇怪的是??无论投放地点相隔多远,所有纸鹤上的字迹笔顺完全一致。

林晚晴去看过她一次。

那天傍晚,夕阳洒在海面,金色波纹如歌般荡漾。小禾坐在沙滩上,手里正折着第89只纸鹤。

“你在写什么?”林晚晴轻声问。

“我在告诉宇宙,”小女孩头也不抬,“昨天有个阿富汗男孩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鸟,飞过了战争的墙。我想让他知道,我也做过一样的梦。”

林晚晴蹲下身,握住她的手:“你觉得……他们会收到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