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 第410章 上位圈内通天代(第2页)

第410章 上位圈内通天代(第2页)

巴黎演出前夕,意外再次降临。

法国极右翼团体发布公开信,指责“声屿计划”利用难民儿童进行“政治宣传”,并煽动部分媒体质疑其资金来源。一时间,舆论再度动荡。

这一次,池野没有选择辩解。

他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15秒的短视频:画面中,扎赫拉站在镜子前,认真练习一段手语歌词。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时,她突然笑起来,跑向镜头外的周晚,扑进她怀里。背景音乐是她自己参与创作的《手掌里的春天》。

视频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只有一个标签:#MyVoiceIsReal

二十四小时内,全球转发破千万。连法国总统夫人也在推特回应:“真正的文化抵抗,从来不是仇恨,而是美。”

巴黎之夜,埃菲尔铁塔为这场演出点亮了象征和平的白色光芒。

舞台设在塞纳河畔的临时浮台,四周漂浮着数百盏纸灯笼,每一盏都写着一个参与项目的孩子的名字。演出开始时,全场熄灯,唯有水面上倒映的星光摇曳。

第一位登场的是扎赫拉。她身穿白色长裙,站在中央聚光灯下,双手缓缓抬起。没有伴奏,没有字幕,只有她一人用手语“演唱”整首《手掌里的春天》。摄像头近距离捕捉她指尖的每一次震颤、眼神的每一次流转。大屏幕上同步投射出AI解析后的情绪波形图??绿色代表希望,粉色代表爱,金色代表勇气。

当最后一个手势落下,整片水域的灯笼同时亮起,拼出一行巨大的手语符号:“我在。”

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在哭,包括那些曾写下批评文章的记者。

紧接着,周晚登台。她不再独自演奏,而是与来自乌克兰、巴勒斯坦、苏丹的三位年轻音乐人共同演绎《废墟协奏曲》。他们的乐器各不相同:乌德琴、巴拉莱卡琴、拇指钢琴、陶笛……但旋律彼此呼应,如同不同语言的人终于找到了共通的语法。

压轴环节,池野推出全新互动机制??“心跳合唱团”。

五百名现场观众佩戴特制手环,实时采集心率数据。系统将这些跳动汇集成一段即兴交响乐,由AI指挥家实时编排,再反馈至舞台音响。每个人的心跳都成了音符,每一份情绪都被编织进宏大叙事。

当音乐达到高潮,天空骤然绽放焰火。不是寻常的彩色烟花,而是由无人机编队组成的巨大手语图案:先是“谢谢”,然后是“我们在一起”,最后化作一颗跳动的心脏,悬于巴黎夜空。

演出结束后,联合国秘书长发来贺电:“你们证明了艺术不是奢侈品,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回国途中,池野在机场转机时接到教育部通知:国家将投入专项资金,在全国建设十二所“声屿模式”示范学校,覆盖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及特殊教育机构。首批师资培训将于下月启动,由他亲自带队。

他坐在候机厅,望着玻璃外起降的飞机,忽然觉得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这时,手机响起。是林昭。

“听说你在巴黎让人集体心跳加速?”他的声音比上次有力了些,“挺厉害啊,现在都能当人体节拍器用了。”

池野笑了:“你要是再不说实话,我就把你当年偷改我作业的事告诉全世界。”

林昭轻咳两声:“好啊,那你顺便也说说我偷偷报名去非洲支教的事?”

池野一愣:“你什么时候……?”

“去年秋天。”林昭语气平淡,“我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想去做点‘浪费生命’的事。在肯尼亚待了两个月,教一群孩子用塑料瓶做笛子。他们管我叫‘会咳嗽的中国叔叔’。”

池野眼眶发热:“你怎么从来没提过?”

“说了你也不会让我去。”林昭笑了笑,“而且,我现在不是正通过你的眼睛看着吗?”

挂断电话,池野仰头靠在椅背上,久久未动。

他知道,这条路永远不会真正“建成”。总有新的沉默者等待被听见,总有旧的伤痛需要被重新讲述。但他也明白,正如春天的雪水终将催生森林,只要有人愿意俯身倾听,就会有声音勇敢破土。

回到云南那天,校园里正在举行年度“声音庆典”。孩子们用一年中收集的自然声响??雨滴、鸟鸣、风穿竹林、溪水流石??混编成一部环境交响曲。他们在操场上铺开巨幅画布,用颜料混合泥土、花瓣与金属粉末,绘制出“听不见的颜色”。

池野走过人群,看见那个曾在蜡笔墙上写下“听见心跳”的小男孩,如今正牵着一名新生的手,耐心教他如何用手掌感受地板传来的鼓点。

夕阳西下,太阳能演奏装置准时启动。今晚的轮播曲目,是一段来自南极科考站的录音:一位科学家在暴风雪中吹口琴,背景是狂风呼啸与冰川断裂的轰鸣。AI将其处理成温暖的钢琴变奏,命名为《极夜微光》。

音符流淌在山谷间,与孩童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池野站在教学楼顶,取出那支最初的蜡笔,轻轻在栏杆上写下一句话:

“音乐不是用来征服世界的,

它是世界在对我们说话。”

风吹过,字迹渐渐模糊。

但他知道,已经有人记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