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仔细审视了三份长卷之后,李贤给出了非常中肯的评价。
他点点头,继而看向何茂才。
“何大人,学堂建设得怎么样了?”李贤放下手里的东西,转而问道。
“侯爷,已经在建了。需要卑职再催催进度吗?”何茂才以为李贤着急想看到结果,他回答李贤之余,不忘多问一句。
“不用催。”李贤一下想到后世存在的一些问题,又忽然补充说,“学堂要建的足够好,不能够偷工减料,漏风漏雨什么的,本候可要拿你是问。”
“卑职一定紧盯着他们!”何茂才当场表态,他明显就是从工地上回来,官靴上还有些泥印。
“对了,学生的事安排得怎么样了?”李贤点头间,又接着询问。
“这……”
何茂才略微语塞,尴尬道:“官府已经派人去游说了,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侯爷您一片苦心,那些刁民不识好歹,非说读书没用,不如让孩子早点做工,补贴家用。什么家里的地还空着,没人种荒了怎么办,还有矿场两人做事总比一人好之类的说辞。”何茂才絮絮叨叨地说着,同时也是无比的头疼。
他堂堂知府,竟然被刁民弄得没了办法。
要不是李贤声名要自愿,何茂才真想发动衙役,将那些刁民的孩子统统抓来学堂。
“愚昧!为了几个蝇头小利全然不顾孩子的前途。他们以为孩子是什么,是他们的私产吗?”李贤愤怒的一拍桌子,这种人简直不可理喻,无愧刁民二字。
“就是说,这些人真不知道好歹,侯爷您处处为他们想,他们呢?还以为您是算计着他们呢。”何茂才抱怨着,满脸都是疲惫。
“行了,不用给我刻意招学生,有多少是多少。幽云府用不了多少人,有些人就应该在自己应有的位置上边。”李贤冷冷一笑,就将这事放下了。
要是谁的孩子都进学堂读书,那往后幽云府谁来种地,谁来挖矿?
所谓的为他们好,也不过是李贤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愚昧者不是因为贫穷而愚昧,而是因为他们愚昧才贫穷。
“侯爷说的是,就像您书里所言,未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吕秀才在旁边来了一句。
他身边,王童生和商洛都点头表示同意。
对三个书呆子的看法,李贤不置可否。
以前这三位是圣贤书上说的都对,现在却成了李贤写的书都对,他们的确是看进去了,但不足之处是,那些东西依旧是李贤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的。
李贤又问了几句之后,才让何茂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