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暗能量的存在,正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关键因素。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宇宙的膨胀本质上是熵增的过程。
随着单位波不断扩散,宇宙的有序度降低,能量逐渐均匀分布。
当前观测到的星系退行速度持续加快,意味着宇宙仍处于“爆炸初期”的膨胀阶段。
量子引力理论进一步推测,单位波的传播可能存在多维通道。
在某些高能条件下,这些波可能穿越额外维度。
导致宇宙在宏观尺度上呈现非欧几何特性。
这种理论为解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方向。
或许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质与能量。
而是高维空间中单位波的投影。
楚衍的思维在沈骁提出的问题中不断深入。
他意识到,宇宙加速膨胀之所以令人难以接受。
根本原因在于它似乎违背了人类最根深蒂固的认知,能量守恒。
在经典物理学中。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一原理构成了人类理解世界的基石。
燃烧的木头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与光能。
瀑布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就连生命活动,也不过是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的层层转化。
然而,宇宙的加速膨胀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这个看似完美的守恒定律上。
随着宇宙膨胀,新的空间不断被创造出来。
这些新空间自带能量,暗能量密度保持恒定。
这意味着,宇宙总体能量随时间线性增加。
这就像一个不断自发生长的蛋糕,每新增一块都自带糖分,完全颠覆了蛋糕总量固定的常识。
想象一个装满气体的盒子。
传统认知中,扩大盒子体积,气体密度降低,总能量不变。
但宇宙的实际行为却是,扩大空间体积,暗能量密度不变,总能量增加。
这确实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逻辑闭环。
如果宇宙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能量。
那么所有基于守恒定律的物理理论都将失去根基。
“问题出在我们对'能量'的定义上。”
沈骁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
“就像19世纪科学家无法理解放射性衰变的能量来源一样,我们可能也误解了暗能量的本质。”
他提出一个颠覆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