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李克寒冷声下令。
士兵们架起李斯和李由,像拖拽两只死狗般,将他们带出了破庙。
秋夜寒凉,风吹在身上如同刀割。
李斯被押着向前走,耳边是儿子低低的哭泣声和士兵们的脚步声。
他抬头看向远方,咸阳城方向的火光已经黯淡了许多,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红点在跳跃。
自己精心点燃的这场大火,并没有烧成燎原之势。
他的“惊蛰”计划,在他还未看到结果之前,就已经被扑灭了。
他想到了监国府,想到了那个冷漠而强大的年轻人。
李斯突然明白,从他第一次试图构陷将闾开始,从他选择站在这个“变数”的对立面开始,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他输了,输得彻底。
败给一个比自己年轻几十岁的对手,败在自己最擅长的权谋之上。
李斯的眼神渐渐变得空洞,如同被抽去了所有精气神。
他不再挣扎,任由士兵架着他向前走,仿佛一个行尸走肉。
李克寒走在队伍的前面,不时回头看一眼被押送的父子二人。
他心中感慨万千。
昔日权倾朝野的丞相,如今竟落得如此下场。
而这一切,都拜那位年仅二十来岁的监国公子所赐。
他欠将闾一个人情,不仅仅是因为儿子李庸的事情,更是因为将闾身上那种不同于任何人的气度和能力。
他看到了大秦新的希望,看到了那个年轻人带领大秦走向更强盛未来的可能。
所以当张洪奎找到他,告知他李斯可能外逃,需要他帮忙在城外进行搜捕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知道这是自己向将闾,表明忠心和决心的时候。
抓到李斯父子,只是完成了将闾命令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将他们安全地带回监国府,亲手交给将闾发落。
队伍在夜色中疾行。
咸阳城门虽已戒严,但在李克寒出示了将闾的令牌后,卫尉军的士兵立刻放行。
他们是奉命搜捕叛逆的友军,又押送着如此重要的犯人,自然畅通无阻。
当李克寒带着人,将李斯父子押到监国府门前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监国府外,甲士森严,气氛肃杀。
章邯站在门前,看到被押送而来的李斯父子,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李都尉辛苦了。”章邯上前一步,对李克寒抱拳道。
李克寒回礼:“章将军客气。幸不辱命,人犯已带到。”
章邯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李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