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华严西游录 > 第四十六章 业海照真如 法语涤贪嗔(第1页)

第四十六章 业海照真如 法语涤贪嗔(第1页)

第四十六章业海照真如·法雨涤贪嗔

暮霭沉沉,通天河宛如一条蛰伏的巨蟒,浑浊的波涛裹挟着青铜色梵文奔涌向前。每道浪尖都浮沉着半部残缺不全的《华严经》,经文在浊浪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玄奘骑着白马踏入浅滩,马蹄刚一接触水面,蹄铁竟瞬间熔作金汁,缓缓渗入沙砾之中,蒸腾起阵阵白雾,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金属焦味。

八戒见状,抡起钉耙试探性地触及水面。诡异的是,九齿瞬间被腐蚀成枯骨形状,原本精美的耙柄雕刻的飞天像,此刻眼窝中竟淌出黑血,模样骇人至极。"这河不对劲!"八戒惊呼一声,本能地向后退去。

"师父快看!"沙僧神色凝重,将降妖杖插入河滩。刹那间,杖头月牙铲泛起幽光,映出千百张人脸——那些皆是溺亡者的魂魄,在经文中痛苦地挣扎着,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悟空纵身跃上云端,火眼金睛穿透浊流,只见河底沉着一尊断头佛像,颈腔处钻出一条赤鳞巨蟒,正用身体紧紧缠绕着佛首,将其当作卵孵化,场景诡异而又恐怖。佛首双眼紧闭,嘴角却挂着一丝悲悯的笑意,仿佛在包容着世间的一切罪恶。

对岸的陈家庄笼罩在一片腥甜的雾气之中,仿佛被一层诡异的纱幕所笼罩。祠堂内,供桌上摆放着一对童男女,他们被红绸捆成莲子状,额间点着朱砂写就的"祭"字,脸上满是恐惧与无助。里正带领众人虔诚地叩拜着一尊泥塑神像,那神像生着鱼尾人面,模样怪异,掌心托着的不是玉净瓶,而是一个盛满婴儿头骨的陶瓮,令人不寒而栗。

"这灵感大王要吃足四十九对童男女才能化龙。"一位老妪颤颤巍巍地攥着玄奘的袖口,老泪纵横,"法师若能诵经超度我孙儿。。。"话未说完,她的袖中突然伸出鳞爪,猛地将玄奘拽向供桌。千钧一发之际,悟空金箍棒闪电般劈下,老妪瞬间化作纸人燃烧起来,灰烬中露出半片龙鳞,在火光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当夜,八戒按照计划假扮童男"陈关保",圆滚滚的肚皮将红绸撑得近乎透明,模样滑稽又透着几分紧张。悟空则变作童女"一秤金",站在一旁。"呆子,你心跳声比打雷还响。"悟空忍不住调侃道。

话音未落,供桌下的铜镜突然泛起血光,光芒大盛,映出八百年前的场景:迦叶尊者正在讲《华严经》,台下一条听经的锦鲤被"法界庄严"偈语深深吸引,心生贪念,竟偷吞佛前灯油遁入凡尘。灯油在它腹中凝成舍利,却也灼烧出永世无法满足的饥渴。这便是灵感大王的本相,一切罪恶的根源,皆因一念贪欲而起。

突然,河面炸开千丈水幕,灵感大王现身。它的龙角已生出肉瘤,每颗瘤上都嵌着张哭泣的童脸,模样狰狞可怖。八戒挥舞钉耙冲向妖王,却被它吐出的《华严经》残页缠住。"小乘秃驴!可知八万四千法门,皆是我盘中餐?"灵感大王狂妄地咆哮着,声音震得天地都为之颤动。

就在这危急时刻,玄奘突然跌坐浪尖,腕间蝉纹渗出血珠,在河面写就《华严经·离垢地》偈颂:"譬如真如离垢秽,譬如虚空无尘翳。"血字化作金锁,如灵蛇般缠住妖王。刹那间,妖王鳞片间涌出黑色灯油,河底佛首也睁开了空洞的双眼,光芒大盛,仿佛在见证这一场正邪的较量。

"原来你要吃的不是童男女。。。"悟空目光如炬,一棒击碎铜镜。镜中锦鲤在佛前忏悔的画面流入现实,真相大白,"是当年没听全的那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灵感大王惨笑着,身体开始剧烈扭曲,最终蜕回锦鲤原形。舍利从它鳃部滚落,被沙僧眼疾手快地用降妖杖接住。与此同时,陈家庄祠堂轰然倒塌,泥塑神像碎成莲藕,象征着邪恶的彻底覆灭。

玄奘将舍利埋入河滩,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八百溺魂从经文中挣脱,随河底佛首缓缓升空,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解脱的笑容。翌日清晨,村民们惊讶地发现,通天河浮满青莲,每朵莲心都刻着"贪痴即是菩提"。这八个字,仿佛是对这场劫难的总结,也是对众生的警示——贪痴虽为恶源,但只要觉悟,亦可化为菩提。

这场发生在通天河的劫难,不仅是对师徒四人的考验,更是对众生贪嗔痴念的一次深刻映照。玄奘师徒以智慧与慈悲,化解了这场危机,也让众人明白了佛法的真谛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觉悟与修行。而那些深埋在故事中的伏笔,也将在未来的取经之路上,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引领着师徒四人继续前行,去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与感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