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刘长河一愣。
温瑾瑜没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密密麻麻的实验器材车队出入。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叫‘水云镇’,在西南山区,地图上几乎找不到。那地方人不多,交通不便,连广播都时断时续。”
“我爸妈当时就是从京城下派去搞支援开发的,我五岁那年户口才迁出去。”
“但水云镇后来出了大事。”
“山体滑坡,半个镇掩埋,活下来的人不到十个,连行政建制都被撤了。”
“我爸妈就是那时候伤了身体,后来又因为跟白家那档子事,彻底出事。”
“所以我那个户口档案,其实从根上就是‘边缘人员’的标签。”
刘长河听得嘴巴都没合上,“你之前都没跟我们说过啊。。。。。。”
“没必要说。”
“可他们要真把这事翻出来——”
“就让他们翻。”
“温姐,你认真的吗?”
“刘长河,我问你。”她转过身,声音不高,“我站在这个平台上,是靠我户口,还是靠我能把S-02做出来?”
“那当然是你做出来的!”
“那就够了。”
同一时间,北京。
科学研究部第三审议处。
一位穿着深灰中山装的老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着光启研发室的最新资料。
他看得很慢,一页一页,直到翻到那页“平台创始人”介绍的时候,手指顿了顿。
“温瑾瑜。。。。。。”他念着这个名字,声音像是穿透了岁月的沙砾。
“老魏。”助理敲门进来,“这是最新下发的试点机构名单,您看这光启研发室要不要列入第一批?”
老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在桌面敲了敲:“你说,这名字是不是有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