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667章 朝堂(第2页)

第667章 朝堂(第2页)

这还是自主君归国后上涨两倍后的再一次涨幅。

由此可见,朝中铸造的铜钱,还是太多了。

既然现在南方需要钱币,我们需要人力,为何加大贸易呢?”

现场不少人表情都变了变。

姚册更是想要站出来说话,粟滩却不给他机会继续说:“况且,照着铜钱这么泛滥下去,只怕北京府附近的百姓,就要活不下去了。奴隶们,已经快要被榨干了。

他们那点微薄的薪俸,再配合现在暴涨的物价,只怕今年冬日,会有奴隶因为买不起柴,而选择造反。”

粟滩的话,一下引起了辛屈的警觉。

他心思百转之间,眼神锐利的落在姚册他们身上。

众人只觉得一寒,缩了缩。

在燕国,哪怕是奴隶,他们也有一定的“薪俸”,当然这个钱不是给他们做买卖什么的,而是为了让他们解决一些生理需求。

除了涩涩,就是让他们可以度过冬天。

奴隶管理一直是个技术活。

燕国的奴隶,在辛屈西征归来之后进行了调整,其中就包括了甲乙丙丁四级奴隶制度。

甲乙两级是可以入室干活的奴隶,也是归化人预备役,能够带着上战场的辅弼,是每个有爵者的优先安排。

丙丁两级则是彻彻底底的未开化、蛮夷,以及苦力。

他们更多的时候,还是靠给公家干活来换取活命的机会。

而这个时代的官府官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辛屈就得考虑,如何解决他们的反抗问题。

最后他想到了之前的老手段,那就是给奴隶一点钱,再每天管一碗饭,反正吊着不饿死,想有盼头,活得好,就自己花钱养活自己。

这么搞,肯定会导致奴隶内部再一次产生等级。

如此辛屈就可以选择对这些奴隶内部的头头,采用请客、斩、收下当狗这三招,拉出一堆听话配合的手下。

与南方的大邑商的臣、小臣制度,如出一辙。

只是辛屈这边用偏商业的手段,算是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消费能力。

而这么搞的结果就是,“柴”这个农业社会最贵的玩意儿,提前几千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北京府周围的土地,虽然都是燕国公产,但这里终究是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早开的地方,遍地都是地主,他们怎么可能不圈地占地呢?

所以,柴价都在涨。

奴隶们的工钱现在还能扛得住,是因为还没到冬天。

否则,真叫冬天来了,面对饥饿与寒冷,真说不准就有奴隶造反了。

虽然这也可以是军功,但辛屈现在没心思都在平叛上。

他需要的是高效率的展,跟南方抢夺展高地。

粟滩也是知道辛屈的想法,并且他还是北京府尹,他可不想才来任职的第一年,北京府爆了叛乱,到时候多影响他的履历?

更重要的还是,他需要搓一搓这些贵族们。

谁让他们,不怎么听话呢?

多少事情是他们折腾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