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云见状也想出声附和,却被孙菡不咸不淡地看了一眼,当即不敢多说。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孙菡却一清二楚,江夫人从来都不愿意别人去打扰祝满,可老夫人和江父的心思也要考虑,这种情况,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江逸林见母亲不说话,也不敢说话。江鸣珂则是一脸复杂。
谢瑄今日是打定主意要见祝满,祝满是江乐知生母,他觉得江乐知就算不说应当也是想见的。
可眼下这情况,似乎江夫人不松口就没人能见上祝满。
众人都不说话,气氛越发沉寂,最后还是江沅芷开口:“母亲,让乐娘见见吧,不然她心中恐怕也难以安心。”
江夫人看向女儿,只见江沅芷朝她一笑,心中终于下了决定:“于嬷嬷,你带他们过去吧。”
于嬷嬷是江夫人的奶娘,当年随江夫人一同到了江家。
“是。”
一直站在江夫人身边的于嬷嬷走过来,对江乐知道:“三娘子,三姑爷,咱们走吧。”
“等等,”江沅芷突然出声,“三妹妹,我和你们一起去。”
江乐知猜不透她的想法,但也无所谓几个人去,便点头默认了。
几人走到佛堂,这次是由于嬷嬷前去和守门的嬷嬷交谈。
一路走来,谢瑄脑补许多,得出的结论便是当年的祝姨娘得罪了江夫人,以至于这么多年都住在偏僻的佛堂,与骨肉分离,可是想到江夫人对江乐知的态度他又有些迟疑,如果真是如此江夫人犯不着对江乐知这么好。
他在这边疑惑之时,一旁的姐妹二人已对视几回,对于这个只比自己大几个月的姐姐,江乐知向来是看不透的。
另一边,嬷嬷走到佛堂里间。
“姨娘,于嬷嬷来了。”
正伏案抄写佛经的祝满精神一震,急道:“可是娘子来见我了?”
祝满口中的娘子便是江夫人,安相宜。
嬷嬷摇头:“没有,只有于嬷嬷。于嬷嬷说,今日是三娘子回门的日子,夫人想让您见一见三娘子。”
祝满正想回绝,又听见这是安相宜的要求,终是点头同意。
--------------------
第11章传闻中的徐妙菱
===============================
江乐知由嬷嬷引进佛堂,堂屋供奉着佛祖与一众菩萨,祝满住在东厢房,平日一般也是在东厢房抄写佛经。
嬷嬷带着她到东厢房门口,等她推门进去后特意走远了。
祝满听到了江乐知进来的声响,但依旧没抬头,她并不想见江乐知,虽然江乐知与江父并不相像,但她身上总归流着江家的血,每次看见她祝满就会无法避免地想起江父,想起那一夜,江家所有的一切都令她感到恶心。
江乐知进来后沉默坐着,这是常态,她已经习惯了,要不是这次谢瑄提起,她本不想见祝满的。
祝满还在抄写佛经,江乐知就安静坐着,谁也不曾说话。
等时间差不多了,江乐知觉得自己也该走了,她站起来,身上环佩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
江乐知想起江沅芷对她说的话,她把江夫人交给她的玉佩拿下来,既然要查,问祝满是最直接的办法。
“……阿娘,你知道这玉佩的来历吗?”
听见“阿娘”二字,祝满眼中闪过一丝嫌恶,瞧清江乐知手上玉佩时脸上显出失落。
她在年幼的时候就被卖了,是安相宜买下她才有了好日子过,玉佩和镯子都是她母亲留给她的东西,是唯二属于她的东西,她记得她母亲对她说这是传家之物,所以她把玉佩送给安相宜,镯子自己留着。
年少的祝满与年少的安相宜约定好永不分离,玉佩和镯子各自留给她们日后的孩子,她们说要让孩子们亲如姐妹兄弟,却没想到成了真姐妹,而玉佩和镯子则到了一人手中。
“是你外祖母的,玉佩和镯子都是传家之物,既然都给了你,想如何处置便是你的事情。”祝满语气轻飘飘的,她揉了揉眉心,下了逐客令,“你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