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简单?”
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柳大伯一脸不相信,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有些为难:“沈家那是咱们够不着的人家,我大概也……找不到人帮你说项。正阳啊,年轻人还是要务实一些。如果事情不成,不成也正常,你不要太伤心了。更不要因此而自暴自弃,你是个男儿,不光要为你自己活,你身后还有你娘和你妹妹,她们可只能指望你。”
温云起点点头:“我心里有数,若是不成,我不会强求。”
柳大伯终于满意了。
等到温云起回到家中,母女俩早已睡了。
翌日早上,温云起说了买铺子的事。
柳姜氏很欢喜,不过,她没有要跟着一起去的想法:“歇了两日,我得去做饭。”
这几日她都是请人代工,每天都要付工钱……她不放心让人买菜,再忙也抽空去送菜。
力工加上守门的人和账房,再加上她自己,十来口人吃饭,别人初初接手可能会觉得累,但姜氏干习惯了,两顿饭加起来,最多一个时辰。
她都是一顿做好,把饭菜放在锅里温着,下午让他们去取。
就一个时辰的活计,每天都要付别人工钱,柳姜氏是真的舍不得。
温云起也没劝,看她急匆匆离去,又扭头问柳小婉:“你有没有想买的?”
柳小婉摇头。
家里要办喜事,各种东西都买了不少。柳小婉也跟着一起添置了些,衣裳鞋袜头花都不缺。
柳大伯的马车到了,温云起上马车时心中有些感慨。要说柳大伯对侄子真的算得上掏心掏肺,跑这一趟,不光要起早,还要耽误不少时间。而且,掺和旁人的事,很容易弄得里外不是人。
就比如帮柳正阳说亲,大喜之日新嫁娘另嫁他人,遇上那不识好歹的,说不得就会怪柳大伯这个媒人没选好人。
“大伯,这么多年,麻烦您了。”
柳大伯往日没少听侄子和弟妹说这话,摆摆手道:“麻烦什么?你爹是我的亲弟弟,他不在人世,我合该照顾你们。你是个懂事孩子,有些事,我不说你也明白,你大伯母那边……她没有出面照顾你们,但也是个有心人。”
言下之意,陈氏也照顾了柳家,让柳正阳心里有数。
“我明白。”在温云起来之前,柳正阳都打算成亲以后就尽量少麻烦柳大伯。
实则,柳大伯拼尽全力促成柳正阳与姚家的婚事,也是知道柳正阳有了姚家这个靠山后,他肩上的担子就能轻巧不少。
接上中人,去了一趟衙门,房主早已等着了。
前后花费了半个时辰,温云起就拿到了一张写着他名字的契书。
送走了房主和中人,柳大伯好奇问:“你哪天去沈家拜访?需不需我出面?”
实话说,柳大伯心里很虚……之前和姚家谈婚事,他哪怕知道侄子是高攀,心里有点发虚,却不至于慌乱。
毕竟,陈家和姚家说不上谁富谁穷,他是陈家的东家,身份上并不比姚东家差太多。
而沈家和陈家相差太大,陈家的屋子在沈家那边,只是宅子里的其中一个院落。
但怎么办呢?
既然要谈婚论嫁,总要有长辈出面,不敢也得硬着头皮上啊。无论心里多慌,都不能表露出来,装也要装出一副淡定模样。
温云起想了想:“等我这边商量好了再说。”
柳大伯强调:“你别到了日子再告诉我,定下时间后就尽快跟我说一声,我也好早做准备。”
沈家那么富裕,兴许不愿意将女儿嫁给穷小子……若是不答应这门婚事,也不会见柳家人,还省事了。
不是柳大伯不盼着侄子好,而是身份悬殊太大了。
沈家在这城内也算有头有脸,不是最富裕的那一波富商,算是二流,不过,沈家背后依靠的蒋家,是城内首富。
谈及沈家的复杂,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上一任的蒋家主与妻子青梅竹马,两人感情深厚,成亲以后鹣鲽情深,稍微富裕一点的男人都会在娶妻以后纳妾,再不济也会有通房丫鬟,蒋家主就没有,他一心一意待妻子沈氏。
夫妻俩成亲一年,生下了长子,不到一年就生下了次女。
据说这个孩子来得意外,原本蒋夫人生下长子以后还在调理身子,没多久就有了身孕。原本想落胎,可她身子很差,强行落胎,有可能会一尸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