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忍不住相视一笑。气氛比刚才轻松许多。
刘先生开始跟他们商量下定的事情,婚事先定下,四公子在三天前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赶往都城向国君禀明去了,想来不日就有消息。
何氏不由得又担忧地问道:「要是国君不同意怎么办?」
刘先生笑道:「看炎公子那意思是君上不同意,他也要娶。」
何氏道:「那样的话,岂不是国君会更不喜欢我们灵儿。」
刘先生笑道:「他喜不喜欢重要吗?反正离得这么远,一辈子也见不了几回。」
何氏苦笑了一下,她可没有刘先生那么洒脱。
再说,陆炎派出去的使者去了丰都向华国国君禀明此事。国君初闻大惊,说陆炎纳李灵为姬妾可以,但不可娶为正妻。不过还好,各方说客随即赶到。其中陆淼的母妃君华夫人最为受宠,由她出面来说服国君。
华国国君怒道:「这个逆子,放着那么多名门淑女不要,偏要娶一个陈国难民。是脑子坏掉了吗?」
君华夫人温柔地劝道:「君上莫气,当心气坏了身子。说起来,也不能全怪炎儿,毕竟他是君上的儿子,又正当年轻,俗话说,人不风流枉少年嘛。大王年轻时不也这样吗?」
国君的气消了一点,君华夫人又说道:「其实这事也说明,炎儿对于君上是忠心耿耿呀。」
国君问道:「他娶了个这么个媳妇怎么就对寡人忠心了?」
君华夫人嫣然一笑道:「炎城地处西北,靠近胡人,寻常人等不好守。如今炎儿在那儿呆得好好的,又刚打了胜仗。要是换了别人,肯定得居功自傲,用力经营,靠联姻也是一大手段呀。可是偏偏炎儿不这么做,他娶了这么一个无权无势的正妻,不正说明,他没有争宠争位之心,只想着为君上守着西北,一直为君上分忧吗?」
华国国君一听,好像是挺有道理,这么一想,他是一点气也没有了。
君华夫人接着又说道:「还有一点,君上若是能接纳李氏女这样的民间女子为儿媳,国内百姓和其他国家的百姓士人,谁不认为大王胸襟广阔?谁不说我华国有大国风范?」
国君听得愈发畅快,朗声大笑道:「君华呀,你可真是寡人的解语花呀。」
说着,他大手一挥:「那就罢了,听你的,寡人就承认了这个李氏女为寡人的儿媳。」
君华夫人抿嘴一笑,实际上她心里早就骂陆炎是个傻子,早早地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本来诸公子中,他的实力就偏弱,前些日子,边关大捷,她还怕他趁机邀功进位呢。结果人家弄了这么一出,那她还有什么可怕的。陆炎的母妃早已去世,母家什么人也没有了。陆炎再没有了岳父家的帮扶,他也只能一辈子耗在炎城了。
如此大好时机,不用儿子说,君华夫人也一定会帮陆炎一把。
君华夫人生怕事情再有变故,就赶紧趁热打铁:「君上,按理说,这亲事咱们也不急。不过,炎城位置特殊,胡人每年都要南下劫掠。这眼下又是秋天了,怕是他们又要来了吧。倒不如趁着眼下,胡人还没有动静,百姓已秋收完毕,就让炎儿把婚礼给办了,也好让他安心地打胡人。」
国君说道:「可是这样是不是太仓促了点?这婚礼怎么办,也得定个章程。」
君华夫人道:「炎儿要守着边关,是不能来都城了。不如,就让淼儿他们兄弟带着朝中几位大臣前去炎城,他们足以代表君上了。当然,咱们的礼肯定是不能少的。不知道君上要送什么,反正臣妾得送炎儿一份重礼,这孩子从小没了娘,又远在西北,怪可怜的。」
华国国君听到这么一席话,觉得君华夫人真是善良,心里就愈发喜欢她。君华夫人觉得自己真是双赢,既帮儿子除掉了一个竞争对手,又为自己竖立了良好的形象。
国君答应了这门亲事,还送出了一份厚礼。什么金银玉器绫罗绸缎样样齐全,整整十大车。在君华夫人的带动下,后宫的妃子夫人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有送金银珠宝的有送衣裳首饰的,其他公子公主们也是一样,于是,华国都城派出了出席婚礼的几位大臣还有大量侍卫士兵,一共三十辆马车五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向炎城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