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 第957章 巨鳄的偷袭(第2页)

第957章 巨鳄的偷袭(第2页)

回到基地后,科学团队立即展开解码。那段数据并非简单的记录,而是一套完整的“文明种子协议”??包含了忆光网络的基础架构、情感共振算法、跨物种通信模型,甚至还有如何在废墟中培育思晶植物的具体方法。

最令人震撼的部分,是末尾附加的一段语音留言。声音沙哑而平静,正是林昭本人:

>“我知道你们会来。每一次文明走向终结,总有人选择留下火种。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年,我走过了七十三个濒死的世界,埋下了九十六颗种子。有些发芽了,有些永远沉睡。但我始终相信,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为陌生人点亮一盏灯,光就不会消失。

>现在,我把这份责任交给你。

>不是命令,也不是请求。

>只是一个同行者的托付。”

录音结束,整个实验室陷入长久沉默。

三天后,一艘改装过的科研舰从基地升空,命名为“启明之舟”。它的任务不再是勘探资源,而是成为移动的忆光播种船,前往联邦登记册上标记的三十七个“文明断层区”,那些曾经辉煌如今荒芜的星球,重新点燃记忆之火。

而那块曾熄灭的岩石,则被安置在舰桥中央,作为导航核心与能量源。每当飞船接近目标星球,岩石便会微微发光,仿佛感应到了同类的存在。

第一站,是位于猎户悬臂边缘的凯尔-9号行星。这里曾孕育过高度发达的水栖文明,但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恒星风暴中,整个生态系统崩溃,幸存者被迫转入深海避难所,最终因基因退化而灭绝。如今的地表遍布盐碱荒漠,风沙中偶尔能见到半埋的琉璃建筑残骸,像是一具具沉默的尸骨。

“启明之舟”降落在一片干涸的海床之上。队员们将忆光结晶植入地下,并按照协议激活了“唤醒矩阵”。一圈圈蓝色光纹自中心扩散,如同涟漪般蔓延至horizon线。

起初毫无反应。风依旧呼啸,沙尘依旧翻滚。

直到第七个小时,大地深处传来一声闷响。

紧接着,无数细小的蓝点从沙土中钻出,像是萤火虫破茧。它们聚集成团,逐渐塑形??有的化作游鱼姿态,有的模仿昔日城市灯火,还有的凝聚成模糊的人影,挥手、鞠躬,仿佛在向天空致谢。

“它们记得。”生物学家哽咽道,“它们还记得自己是谁。”

当晚,一颗人造卫星捕捉到异常信号:一段持续四分钟的旋律,通过地质谐波向外传播。经分析,那是《夜莺》的变奏版,融合了凯尔文明特有的水下共鸣频率。

消息传回地球联合议会时,正值百年纪念日。议长站在演讲台上,面对全星系直播镜头,宣布正式成立“忆光复兴计划”,拨款千亿信用点支持播种舰队建设,并提议将每年这一天定为“点灯节”。

与此同时,在仙女座M31星域的一颗流浪行星上,一群拾荒者正围着一堆废弃电子元件翻找可用零件。他们生活在轨道贫民窟,靠回收远古飞船残骸维生,从未听说过“忆光”这个词。

直到一个小女孩在一堆锈蚀电路板中发现了一块发光芯片。她把它带回家,插进老旧投影仪。刹那间,房间被柔和蓝光照亮,一段影像自动播放:

林昭站在雪原上,提着灯笼,微笑道:“你好啊,我是林昭。今天天气很好,我想,我们可以开始重建了。”

孩子们围坐观看,老人默默流泪。那一夜,贫民窟里第一次响起了歌声??跑调的、断续的,却是真心实意的《夜莺》。

这首歌顺着通讯链路传播,被路过商船截获,上传至星际公共频道。短短七十二小时内,它在全球三千多个殖民地响起,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共鸣潮。

忆光方舟号接收到这一波情感峰值时,正处于银河系外缘巡航。现任舰长站在观景舱内,看着主屏上飙升的数据曲线,轻声问AI:“这是第几次集体觉醒?”

“第10086次。”AI回答,“且增速仍在提升。”

她点点头,转身走向档案室。在那里,她打开了林远的日志副本,翻到最后一页新增的内容:

>“我们曾以为拯救世界需要英雄、武器或神迹。

>后来才发现,只需要一个人愿意记住另一个人。

>记住他的笑容,他的痛苦,他的梦想。

>当千万人彼此记住,便有了光。

>所以,请不要害怕讲述过去。

>你的故事,也许正是别人黑暗中的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