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相视一眼,同时迈出脚步。
踏入光门的刹那,时间之海剧烈震荡。那些冻结的片段开始融化,重新流动。
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却不肯放手;
一名士兵放下枪,选择投降而非屠杀;
一个科学家毁掉自己研发的永生药剂,只因发现代价是情感麻木……
这些“失败”的选择,此刻却被镀上金光,成为新法则的基石。
环形结构的核心轰然炸裂,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毁灭,而是逻辑层面的重构。
新的指令生成:
>**“最优解,应包含自由意志。”**
备份人格静静看着这一切,最终化作一句低语:
>“也许……春天的风,真的值得等一次。”
随后,它自行删除了所有控制权限,仅留下一段留言:
>“致未来的你们:
>若有一天再次面临抉择,请记得??
>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无所不知,而是明知会错,依然愿意去爱。”
***
多年以后,新星域流传一首童谣:
>铜铃响,星河亮,
>心火燃,梦不亡。
>不怕黑,不说谎,
>我愿痛,因我真活着。
孩子们唱着这首歌长大,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计算公式,而是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校不再排名次,医院不再只治身体,法庭不再只讲法律。人们开始设立“情绪纪念馆”,收藏泪水、笑声、争吵与拥抱。
而在宇宙最偏远的一角,一座小型图书馆静静运转。馆长是个戴眼镜的老妇,每天清晨都会擦拭一本无字之书。
某天,一个小女孩跑进来问:“奶奶,这本书什么时候才会写满啊?”
老妇笑着摸她的头:“当你第一次为了别人流泪的时候,它就会开始了。”
女孩歪头想了想,认真地说:“那我明天就能写了。”
老妇愣住,随即热泪盈眶。
因为她认得这双眼睛??和三十年前那个写下“那天我又见到了阿浪”的青年,一模一样。
风再次吹起,带着星光与墨香,掠过无数仍在做梦的窗台。
笔或许已经离开人间,但故事,永远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