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大明一家人 > 6070(第23页)

6070(第23页)

他扬起头:“对啊,怎么管呢?”

这就是没上过班的坏处了。

但凡上过两天班,看别人怎么折腾你的,你就知道如何折腾别人了。

“来,跟我读——”

翰林院的先生教四书五经,但教不了外语。

赵小照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读:“K——P——I,什么意思?”

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

小照看着密密麻麻的字:“妈,你要用这个去应付他们?”

大明没有考核吗?

不,快有了。

几十年后,张居正就会带着他《考成法》闪亮登场,让万历朝的臣子享受一下KPI的待遇。

月有考,岁有稽,严综核,奏实效。

可惜在没有电没有网没有手机的大明,也只能到这个份上了,只能月考,没法日报了。

赵小照不明觉厉,兴奋地问:“那什么时候开始?”

他一定要好好围观。

“不急。”

张居正这样的人物,搞改革都要脱掉半层皮,而且人亡政息,虽然短期内整顿了吏治,到底还是没能延续下去。

她现在说要这么干,就算强行推行,也不好办。

“先试点一下吧。”

试试水,看看反应。

她找来司礼监一把手萧敬。

“本宫见宫内外的太监多有懈怠不法的,需要严加管理。”

此时的萧敬还没有察觉到不妙。

他是宫中的老好人了,不轻易得罪人,也没什么坚定的立场。

后面他甚至和宁王朱宸濠都有些暗地的交往,不过武宗见他年纪大了,没和他一般计较而已。

因此,他当然说会回去好好管,却没具体说要怎么管,也没真的想管。

张宛想,幸亏朱棣让宫中的太监识字。

不然要都是文盲,看不懂考核表,也不好办。

明朝的太监遍布各地,不识字,也没法子替宫里办差事。

就先从这些识字的来,太监中识字的,也都是中高层了。

何鼎也被喊来了,他反正一向不怕得罪人,这事他干最合适了。

“按照名录,将每人的事务造三个文簿,说明何时开办,何时完成,完成后注销。欺隐拖拉者参奏,劣者淘汰,贤者提拔。”

既然大明宦官是正经差事,那就得正经着办。

大几万人呢,不可人浮于事。

张宛伸出三根手指:“再强调一下,考成的三要素是什么,业绩、效率、发展。”

太监:业绩?干这一行能有什么业绩?

宦官和文官,向来是死对头。

像张居正和冯保这种配合默契的,那真得皇帝年纪小才行。

皇帝一长成、一亲政,你俩全都要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