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 第995章 负心汉(第1页)

第995章 负心汉(第1页)

岳青也知道自己失态,心里暗骂自己不正态的同时,也干咳一声掩饰尴尬。

“仙子要去我紫云山?莫非是与我宗门哪位长辈有旧?”

他觉得眼前此人修为甚高,起码也得是化神后期,又能翻手间将那金欢蛇收服,定然不是一般仙子。

莫非此人,花青子师叔的旧友徒弟?

岳青好奇又有些激动地看向樱红。

樱红闻言,原本清亮的眸子忽然黯淡了下去,那绝美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让人心碎的哀愁。

她轻轻一叹,那叹息声仿佛带着无尽的委屈与幽怨,。。。。。。

十年光阴如井水无波,却在暗处生根发芽。那口闻心井早已不再喷涌异象,也不再浮现亡魂低语,它只是静静地映着天光云影,像一面被岁月磨平棱角的镜子。可每逢月圆之夜,若有人俯身细听,仍能听见水底传来极轻的回响??不是钟声,也不是铃音,而是一句句未曾说尽的话,从地脉深处缓缓浮起。

“我后悔了……当初不该签字画押。”

“我想她了,可坟前连名字都不敢刻。”

“其实那天,我是故意放他走的。”

这些声音没人知道来自何方,但南陵的人们已习惯在夜里踱步到井边,蹲下来说几句心里话。说完便走,不求回应,只觉胸口松了些。

小满如今已是南陵书院的讲习先生,每日授业解惑,教孩童识字断文。她不再穿当年那件绣着蝴蝶的短袄,换上了素青布袍,发髻用一支旧桃枝绾住??那是沈知白早年送她的礼物,说是“压得住梦”。她讲课从不用戒尺,也不罚跪,只问一句:“你说这话,是真心吗?”若是学生点头,哪怕说得荒唐,她也笑着记下;若眼神闪躲,她便轻轻道:“等你想好了再说。”

这日午后,春阳斜照,书院外梨花落了一地。小满正批阅学生的策论,忽见一名十岁左右的男童站在院门口,手里攥着半片焦黑的纸页,脚上一双草鞋裂了口,露出冻红的脚趾。

“你找谁?”小满抬头问。

男孩不答,只是一步步走近,将那纸页放在案上。纸上残存几行字,墨迹扭曲如蛇爬,依稀可见“税不可重”“民不堪命”等词,边角还沾着灰烬与血渍。

小满指尖一颤。

这是百年前《谏政书》的残卷??曾因直言朝政得失,被列为“逆典”,全本焚毁,抄家三族。据说世上最后一册,也在净心教大火中化为飞灰。

“你从哪儿得来的?”她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男孩终于开口,嗓音沙哑:“我爹……临死前塞给我的。他说,这东西不能烧,也不能藏,得‘交出去’。”

“交给谁?”

“交给……会听的人。”

小满沉默良久,起身取来一方锦盒,小心翼翼将残页收起。她没再追问男孩身世,只让人带他去膳堂吃饭,又另备了一套冬衣。

当晚,她提灯来到城西旧诏狱遗址。那里如今已建成一座“言园”,七棵回音树环绕中央一座石碑,碑上无名,只刻着一行字:“他们说了,但我们迟到了。”

她在树下挖了个小坑,把锦盒埋了进去。

就在合土刹那,脚下忽然一震。

不是地震,也不是雷鸣,而是某种沉睡已久的节奏,自地底缓缓复苏??咚、咚、咚,像是心跳,又像敲击。

小满猛地回头,只见回音树的枝头不知何时绽开一朵花。花瓣透明如琉璃,落地瞬间,传出一道苍老的声音:

>“吾名陆沉舟,大雍三年任监察御史。今以血书陈情:赋税过重,流民十万,边军缺粮,朝廷讳疾忌医……若此书不见天日,则吾志已灭,然灵魂不灭,终有一日,必借风而语。”

话音落,花碎成尘。

小满跪坐在地,泪流满面。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那些被掩埋的真相,正一寸寸破土而出。

三日后,她登门拜访沈知白。

老人住在山腰一间茅屋,屋前种着几株桃树,花开正盛。他腿脚更差了,常年卧床,唯有许绾每日前来照料。那支桃枝只剩半截,插在窗台陶罐里,竟还活着,年年开花。

“师叔,”小满进门便跪,“我又听见了。”

沈知白闭着眼,许久才睁:“什么?”

“不止一篇。昨夜三更,言园八棵树同时开花,每朵都说出一段遗书、密奏或绝笔信。有官员、有学子、有宫女、有戍卒……他们都在说同一件事:‘别让历史再睡过去。’”

沈知白缓缓坐起,许绾扶他在榻边靠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